中共軍工系腐敗案延燒之際,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簡稱中航工業)疑似再有高層出事。上任不足一年的董事長周新民在集團高層慰問退休官員時缺席,引發猜測。

據微信公眾號「中航工業」1月25日報道,中航工業集團總經理魏應彪,與該集團多名高層上周慰問了退休領導、院士等。但報道未提及集團董事長周新民。

香港《明報》1月27日報道,周新民的這一缺席情況引發外界揣測。

目前中航工業官網中仍保留周新民的簡歷。

公開資料顯示,周新民,1969年11月生,江西臨川人,早年在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工作近30年,曾任昌河飛機工業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18年1月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商飛)副總經理,2023年2月任中國商飛副董事長、總經理。

中航工業原董事長譚瑞松於2023年3月被免職,2024年8月經官方通報被調查。期間,周新民於2024年3月出任中航工業董事長。

周新民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今年1月18日在北京主持中航工業反腐工作會議。就在當天,該集團總經理郝照平、副總經理楊偉在毫無預兆情況下被免職,兩人簡歷同日被刪除。

今年1月22日,中航工業官網顯示,曾任中國商飛副總經理的魏應彪接任中航工業總經理職位。

曾長期在中國商飛擔任要職的郭盛傑,則已出任中航工業副總經理。

中航工業為中共軍方生產戰鬥機,最近被免職的楊偉長期從事戰鬥機的設計與研發工作,參與了第三代戰機殲-10飛機的研製,是中共殲-20隱形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有「殲-20之父」之稱。

對於「殲-20之父」落馬,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此前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殲-20軍機的研發及生產很可能存在弊端。比如買通及竊取科技從中圖利,實際給的與項目申請不符;引擎推力不足,導致必須更換新型引擎,浮報費用,誇大飛機性能;還可能存在賄賂,降低驗收標準,以殘次材料零件充當合格零件等問題。

中國商飛為中共生產大型客機,包括出品由國際零件組裝的客機C919。

對於當局調用多名生產客機的中國商飛高層掌管生產戰機的中航工業,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這表示習近平已經無法相信軍隊系統,必須找商用機系統人馬進駐。這或許可以短期杜絕貪腐,但是在研發及生產效益上恐怕會延宕。

政治學者陳道銀近日也對美國之音表示,北京調用商飛人馬的這種安排,短期內也許有助於杜絕軍工系統的貪腐,卻可能成為武器研發、生產的障礙。

他說:「從商飛調人過去符合中共黨內鬥爭的慣例,所謂『摻沙子』來對這個系統進行徹底改造,一步一步打開缺口,用外面的人肯定要對這個系統進行改造、整頓,這要看從商飛調過去的這些人怎樣領導系統,就怕他會指手畫腳,『外行領導內行』。」#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