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部影片拍攝剛結束,疲憊仍未從身體中散去,我卻已踏上前往哥倫比亞的旅程。這是聖誕節的早晨,機場裏人來人往,節日的氣氛溢滿每個角落。人們的臉上掛著笑容,行李箱裏或許裝著禮物和期待。我與這些輕鬆愜意的氛圍卻有些格格不入,心裏惦記的,是一部關於武術的紀錄片。我一直想呈現出一種氣韻,同時通過主人公的故事將天、地、人聯繫起來。畢竟有武就有道,有道就講究天人合一。思緒縈繞,我匆匆穿過登機口,踏上另一場未知的拍攝旅程。

飛機降落時,哥倫比亞的夕陽正將大地染成金色,下了飛機,溫暖的空氣撲面而來,攜著青草和濕潤泥土的氣息,熟悉得像記憶深處的某個片段。和煦的風伸出雙手,輕輕包裹住我,整個人瞬間鬆弛下來。坐上劇組租的中巴車,我們驅車前往杜伊塔馬,一座群山環抱的小鎮。車窗外,路途綿延,燈光點點,這片土地以靜默而熱切的姿態迎接我們。

中途停下來用餐,風乾雞配上馬鈴薯湯,甘蔗水冰涼清甜,喝一口,疲憊與陌生感被這簡單的滋味輕輕抹去。

次日,我們一路向北,近三小時之後,終於開始向海拔四千米的山中進發。車子沿著山路攀升,周圍的空氣變得稀薄,光線卻越發透亮。山巒層疊,村莊散落其間,雞犬悠然自得。這一切簡單而純粹,讓人忘卻時光的流逝。當地人熱情地遞來自家製的乳酪,濃郁中帶著一絲酸甜,我一邊喝著,一邊想:或許這片土地的美好,就藏在這些質樸的細節裏。那些安然自足的面容,讓人感覺,或許幸福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心的安定。

我們穿越了4,000米高的山頂,隨後一路下行,來到座落於海拔3,000米左右的部落,已是夜半時分。木造的房子隱在夜色之中,潮濕的涼意襲來,我貪婪地深深吸了一口,思緒瞬間清新。

白日裏,我在部落中遊走,停在一條熱鬧的小道上,陽光正好,街道上人來人往,男孩們快樂地蹦蹦跳跳,老人們在輕聲交談。這片溫暖的景象成為了我拍攝主人公訪談的背景,靜謐中透著生氣。

這次拍攝,我特意不用任何燈具,只帶了一塊當地借來的白床單作為反光板。薄薄的布料隨風輕搖,陽光穿透其中,灑落在主人公的臉上,為畫面平添一絲靈動。這樣的環境,讓我學會了更多地去觀察與感受——光影的流轉、風聲的節奏、天氣的細微變化,甚至草木散發的氣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是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

不知甚麼時候,天突然暗了下來,陰雲開始聚集,氣溫也在慢慢下降。導演說,這裏的天氣變幻莫測,有時晴空萬里,有時烏雲壓頂,經常還會突然下一場滂沱大雨。我靜靜望著遠處,忽然覺得,這樣的變化似乎不僅僅是天氣,更像是一種默契——是自然在引領我們,去體會它的另一面。

導演看著天色,問我:「要不要等一下,雨停了再拍?」

我看著遠處低垂的雲,心裏反倒有些期許。我說:「不用改,拍吧,這雨或許就是故事的一部份。」

雨滴落下,原本熱鬧的小道變得寂靜無聲。但沒多久,冷清的小道上冒出了幾朵五顏六色的雨傘。最初是一朵,隨後是兩朵、三朵,鮮豔的色彩在雨霧濛濛的背景中綻放,一會兒竟也變得熙熙攘攘起來。我突然覺得,這雨本就是為這畫面而來。主人公在雨聲中低語,講述他初來此地時的情景——那時迎接他的,也是一場雨。雨滴在鏡頭前輕輕落下,模糊了視野,畫面與故事自然地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禁感歎這天意,就像自然為我們加上的點睛一筆,為這幅畫面注入了詩意與深邃的情感。

十四天的拍攝轉瞬即逝。當最後一段素材錄製完成,我靜靜看著鏡頭裏的畫面,心裏滿是感恩。攝影,對我而言,從來不只是捕捉景象,更是一場與天地的對話。當我放下計劃的執著,自然總能給出最美的答案。

原本以為即將與哥倫比亞告別,卻因為波哥大的機場行李托運問題錯過了航班。這本該讓人懊惱的意外,卻帶來了多一日的停留。次日清晨,陽光輕輕灑下來,街道上的煙火氣瀰漫,攤販擺滿了新鮮的水果。走進小巷裏的咖啡館,我細細品嚐當地的風味,感受這座城市的生活節奏。這意外的停留,像一份未曾期待的禮物,讓我有機會從容地感受寧靜小城裏,時間凝滯的悠然。

哥倫比亞的山、霧、雨、人,他們以最自然的形態存在,與這片土地深深聯繫,在我心裏留下一個靜謐的角落。在這裏,我彷彿觸碰到了一種「道」的境界——不執著於預設的結果,而是敞開心,去擁抱每一個未知的瞬間。當心靈與自然契合,那份氣韻,便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點閱【光‧影‧留白】系列─

文章轉載自乾淨世界【光 ‧影‧留白】 #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