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的太陽為氤氳雲層染上了一抹亮色,杜伊塔馬的層疊山巒如畫卷一般鋪陳在天空下。座落在山腳的小城披上了一層淡淡的微光,雞鳴狗吠聲此起彼伏,教堂的鐘聲悠然迴盪。而我,已經在一座半山腰上舉著相機等待。當晨光初現,我按下快門,將這一刻的光與影定格。

十幾天前,我們初下飛機,為了趕往山上拍攝,並沒有機會去逛逛這座小城。後來上了山,開始了十多天的拍攝,與山中的鄉民同吃同住同作息,深山裏的生活,有苦亦有樂,很是有些意思,我們一行人也感悟良多。但是有一件事,山裏沒有咖啡,讓我們的日常顯得有些煎熬。尤其是西人Chris,他臉上竄出來的密密的鬍鬚,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喝不到咖啡的無奈。

昨天清晨,在山上的拍攝完成,驅車五個小時後,日近午時,我們終於回到小城杜伊塔馬,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奔向城裏的咖啡店。當嗅到咖啡店中濃郁的咖啡豆的香氣時,我們都忘了疲憊,很是精神抖擻。

小城裏的咖啡店。(「光‧影‧留白」提供)
小城裏的咖啡店。(「光‧影‧留白」提供)

結果店家告訴我們,三杯卡布奇諾,加一個火腿牛角包一共一萬七千比索。我們愣愣地看著手中一疊10元的票子,感覺是百爪撓心,急忙跑去找地方換錢。換錢的地方,老闆打量著氣喘噓噓的我們,和我們手中的票子,淡定地說:「這每張是10千比索。」 10千……那不就是1萬嗎?我們愣了一下,隨後都哈哈大笑,原來是我們多慌張了這一趟,倒是讓這咖啡的香氣更加濃郁了。

手中一疊10元的票子。(「光‧影‧留白」提供)
手中一疊10元的票子。(「光‧影‧留白」提供)

終於喝上了香濃的卡布奇諾,心滿意足的我們打算去街上走走。因為導演去辦事,我們有了偷閒的四十分鐘。午後陽光正好,走在小巷裏,大黃狗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路邊攤隨處可見。攤位上擺放著五顏六色的氣球、吹泡泡的玩具、繽紛的衣服和老式皮鞋。我看到一家三口在守著一個雜貨攤,小姑娘紅撲撲的臉蛋,圍著攤位跑來跑去,笑聲清脆。這些畫面讓我恍然,好像時光倒流了三十年,回到小時候河北老家的那個小縣城,三三兩兩坐在路邊竹椅上的老人,手裏端著冒熱氣的茶缸;路邊支起的小吃攤,攤主正手法嫻熟地將酥脆的火燒切開,夾入滿滿的香嫩驢肉,用鄉音熱情招呼著路過的行人。

路邊攤隨處可見。(「光‧影‧留白」提供)
路邊攤隨處可見。(「光‧影‧留白」提供)

我的思緒正酣,忽然有人來打招呼,帶著真摯笑容的本地人,要和我們拍照。原來我們這一行人的組合——兩個中國人和一個白人,在這裏實屬罕見。我心裏失笑,卻也被他燦爛的笑容感染到,欣然接受。而我也拿起相機,捕捉下那一瞬間簡單而真誠,毫不設防的快樂。

簡單而真誠,毫不設防的快樂。(「光‧影‧留白」提供)
簡單而真誠,毫不設防的快樂。(「光‧影‧留白」提供)

路邊的水果攤琳瑯滿目,我買了一顆芒果,剝皮後輕輕咬下一口,細膩的果肉融化在口中,甜美的汁水淹沒了舌尖,那股甘甜讓我想起童年的果園,味道純粹,回味悠長。

杜伊塔馬的水果飽含陽光與土地的耐心饋贈,不只是水果,這兒的雞蛋蛋黃金黃,牛奶香氣濃郁。在這裏,時間只是靜靜地醞釀,讓風催熟果實,讓日子緩緩流轉。

在這裏,時間只是靜靜地醞釀,讓風催熟果實,讓日子緩緩流轉。(「光‧影‧留白」提供)
在這裏,時間只是靜靜地醞釀,讓風催熟果實,讓日子緩緩流轉。(「光‧影‧留白」提供)

和Chris閒聊著,他感慨這座城市,讓他想起了童年的時光。這位來自西方的朋友與我,一個來自東方的人,竟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共鳴,真是不可思議。

我們沿街慢慢走著,享受著這份午後的悠然。

在杜伊塔馬,時間似乎有了另一種流動的方式。它不再急促地向前奔跑,它在每一個小小的瞬間中悄悄滲透,在不知不覺中豐盈了生活的質感。每一條小巷,每一個轉角,都有著濃濃的人情味和溫暖的光影,而這些平凡的瞬間,構成了最真實的美好,為生活帶來溫度和餘韻。

我突然覺得,最好的旅行,不是去更多的地方,而是遇見那個被塵世掩埋的自己。在杜伊塔馬,我們收穫的,不止是影像和故事,更是那份久違的從容與安寧,那種生活本真的味道。這也是真正讓我和Chris產生共鳴的原因吧!

─點閱【光‧影‧留白】系列─

文章轉載自乾淨世界【光 ‧影‧留白】 #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