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怎麼來的?很久很久以前,關於「過年」有這樣的傳說和文獻記載。

年獸的傳說

相傳「年」不僅是時間的單位,還是一隻兇猛的怪獸。這頭長犄角、眼如銅鈴、吼聲如雷,身形比駱駝還大,奔跑如風的「怪獸」在每年冬末會從深山醒來下山覓食,「年」把人當作食物,因此村民叫它「年獸」。為了躲避「年獸」的攻擊,村人在年末紛紛逃離家園。

有位婆婆的兒子慘遭年獸吞噬,因此,她孤身留在村中決心與年獸一戰。除夕日,一名衣衫襤褸的老乞丐來到村中,他步履蹣跚挨家挨戶乞討,那時正當村民四散逃難之際,無人理睬他。乞丐來到婆婆家門口,婆婆心生憐憫,將他請進屋內,下水餃款待他。

老乞丐吃了熱騰騰的水餃後,問起村民逃難的原因。婆婆將年獸的凶殘告訴老乞丐,說起自己的兒子被年獸吃掉了,並催促他趕快離開。誰知,這看似瘦弱的老乞丐竟然面無懼色,他拿出一塊紅布披在自己身上,又在門口貼上紅紙,在院子內升起篝火燒竹子,院子裏漸漸響起噼哩啪啦的爆裂聲。

夜幕降臨,年獸來到村中唯一發出亮光的婆婆家。霎時,爆竹的爆裂聲炸響如雷,巨響使得年獸摀住耳朵哀嚎;老乞丐舞動的紅身影和門扇上的紅紙更讓它雙眼刺痛難忍,年獸嚇得魂飛魄散,踉踉蹌蹌逃回深山。

天亮後,回家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婆婆安然無恙,紛紛問起原委,才知道是因為老乞丐相助。村人正要向老乞丐致謝,發現他化作青煙一縷,消失無蹤。看來這位乞丐也不是凡輩,當是神仙的化身,回報了婆婆的善良之舉。從此以後,村人穿紅衣、貼紅春聯、放鞭炮的「過年」風俗就誕生了,人們也將年末趕走年獸的日子稱為「過年」。

辟邪之神  神荼和鬱壘

在傳統文獻中,也有類似除「年獸」的除壞鬼的角色,他們是兩位神祇——神荼和鬱壘。新舊年交接之時,古人就在門戶上掛上桃人門神、換上桃符、春貼以辟邪迎福,桃符後來發展出春聯文化。

上古時代傳說桃木能辟邪,桃木是「五木之精,仙木也」(《康熙字典‧六》)。過年之際,人們就將桃木雕刻成神像,或在桃木板上畫驅邪神像作成神符,就是桃符,懸掛在門戶上,以驅邪討吉祥。(如《藝文類聚》上說「桃」:「今之作桃符著門上,壓邪氣,此仙木也。」)

中華文化中的門神元祖——神荼和鬱壘,伏妖辟邪。(曾漢東/大紀元)
中華文化中的門神元祖——神荼和鬱壘,伏妖辟邪。(曾漢東/大紀元)

桃符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門神像是神荼、鬱壘(音shén shū、yù lǜ,音同神舒、玉律)兩位神人,他們是度朔山巨大桃樹上的兩位神人。在《山海經》中記載,滄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桃木,其盤曲的枝幹延展三千里。桃木東北方枝幹間有一處「鬼門」,是萬鬼出入的通道。桃木上住著兩位神人,一位叫神荼,一位喚鬱壘。神荼、鬱壘兄弟倆是正義判官,專司鬼界的審判,一身正氣邪不能犯!他們將那些無端害人、為禍人間的鬼用葦草繩捆綁起來,抓去餵給老虎吃掉。 [1]

黃帝時代以神荼、鬱壘二人為守門神。黃帝制定了一套禮儀,用於驅逐邪鬼。他命人在門旁放置大桃木雕像,在門戶上畫神荼、鬱壘的神像,以及老虎的畫像,並懸掛葦草繩用來防禦惡鬼的侵擾。這種桃符辟邪的做法後來演變為門神畫、春聯,上述「年獸」故事中,老乞丐在老婆婆門上貼的紅紙就是演變自這種古老傳統的闢邪做法。

東漢時的縣官也追效這些古事,在除夕時裝飾桃木神人——神荼與鬱壘,同樣在門上懸掛蘆葦繩、畫虎,用以驅邪避凶。(見《風俗通義‧祀典》)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代,承襲了上古桃木神人的傳統,發展出正式的門神畫。新年正月初一各家各戶在出入的門戶上掛上做好的桃板,叫做「仙木」,畫二位神祇貼在門戶的左右,左邊是神荼、右邊是鬱壘,俗稱「門神」,百鬼都畏懼。[2]當時,元月初一日一早人們就於庭前燃放爆竹,以驅除叫做「山臊」的惡鬼。這種惡鬼來自西方的山中,身長尺餘,只有一足,犯著它就令人發寒發熱。這種惡鬼最怕劈啪響的爆裂聲音,所以人們在新年伊始就燃放爆竹來驅鬼。(《荊楚歲時記》)

後代的著名門神也都有抓鬼的本事。唐代開國的英勇武將、為唐太宗護駕的忠義功臣尉遲恭(敬德)與秦瓊(叔寶),以及武舉人鍾馗都是歷史上著名的門神本尊,他們到今日還是民間常見的門神畫人物。《西遊記》說,尉遲恭與秦瓊兩人保護唐太宗免於龍王鬼魂之犯;名畫家吳道子把他們兩人畫成門神畫像,一樣得以發揮驅鬼的效力,於是民間爭相傚法模畫。

鍾馗,清初呂學繪。(公有領域)
鍾馗,清初呂學繪。(公有領域)

鍾馗在唐高祖年間應試武舉人,因為相貌奇醜而不被錄取,羞憤的他當殿撞階而死。後來蒙高祖賜袍厚葬,鍾馗物化後發誓為大唐斬妖除魔。唐玄宗曾經一度患瘧疾病得不輕;他在夢中見到鍾馗為他奮舞捉鬼,醒後瘧疾也好了,於是立刻命畫師吳道子按他夢中所見畫了《鍾馗捉鬼圖》。(《全唐文》有周繇〈夢舞鍾馗賦〉)從此鍾馗之名盛傳天下,從而也成了門神的重要角色之一。[3]在道教中的「賜福鎮宅真君」、「驅邪真君」就是鍾馗。

從俗談的「年獸」故事和古傳文獻中門神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其中共有的「過年」民俗與精神的共通點。這些過年的民俗故事揭示了,各界皆有神在監管善惡之報,邪不勝正!這些久遠的故事也一直在傳說著辟邪納福迎接新年的良方。

註釋
[1] 《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

[2] 《荊楚歲時記》:「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之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百鬼畏之。」

[3] 北宋高承的《事物紀原》也有記載鍾馗的故事起源。#

——看更多【中華文化300問】文章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