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6日)是黃曆臘月廿七,不少市民到旺角花墟買年花應節,人頭湧湧。多間花店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今年生意比去年差,需要減價兩、三成促銷,希望吸引顧客。他們認為北上購物潮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為香港花店的貨物較中國大陸平價貨高質。
花店「千葉居」在花墟經營了20多年,負責人王先生坦言今年人流差一點,整體不及以往,估計生意額按年跌兩成。但他認為,由於香港整體大環境轉差,所以今年的生意額也可以接受。他留意到公司客戶有所減少,較多客人是私人送禮,也反映商界大環境轉差。
他提到,從新聞上得知,今年有較多香港市民到大灣區購物,對本地零售市場造成較大衝擊,但他的店舖主打本地高端客戶,顧客會選擇較高質的商品,要求相當高,大多數商品售賣數千元,甚至有客人會花數萬元買一盤花。他主要使用台灣和日本的花卉,日本的花卉品質高,送禮也顯大方;大灣區的產品還未能完全替代,所以相對沒有受到北上購物潮影響。
他透露,即使其店舖售賣高端商品,今年產品售價也下調了兩成,希望通過降低價錢來增加銷量,高端顧客也能接受。他表示農夫種花非常辛苦,他作為零售商不會壓農夫的來貨價,只會減少自己的利潤空間。
他認為在香港零售業經營越來越困難,隨著大灣區消費成為趨勢,本地零售會面臨嚴峻挑戰,即使工資維持10年前的水平,租金和人工成本仍然很高。他唯有售賣日本、台灣等較高質量的產品,相信仍有一些市場空間。
花店貨品減價逾三成
另一間「富記鮮花」在花墟開業40多年,負責人鄭先生形容,今年銷售情況一般,人流量不多,因為疫情後經濟比較蕭條;部份顧客移民或離港消費,導致生意下跌。他透露已採取謹慎策略,今年入貨比以前少差不多一百多件貨,價值比以前便宜3份之1。例如「剪刀蘭」去年賣80元至88元的,今年賣60至68元。
他同樣留意到公司顧客數量下跌,由於生意差,有經營了60年的公司結業,有些因為沒有人接手;而一般顧客平均消費額差異大,一次花費20元至幾千元不等。他認為北上購物潮對其店舖影響不大,因為他售賣較高質的貨品,而大陸的平價貨品質素較差。他相信現時香港經濟差只是「過渡性」問題,希望數年後會有好轉。
「信芯園」負責人「信哥」透露,自1968年起經營農莊,目前大部份產品源於本地新界北,花種來自荷蘭和法國。今年的價格比以前便宜了一半,6支百合現售約200元,希望能賺回一些成本。今年銷售額只有以往的六成,但覺得已經「好叻」。他認為生意下跌受到經濟轉差、北上消費潮等因素影響。他表示租金昂貴,希望年廿九(28日)上午能賣完全部年花產品。
顧客:留港感受過年氣氛
黃女士每年均到花墟購買年花,她形容今年人流比去年下跌,但仍算多人。她留意到,今年格價跟去年差不多,但花的品種跟去年有點不一樣,例如去年有很多銀柳,估計今年收成下跌。她會走遍所有的攤位,然後挑選最佳的產品,大概消費600元。
她表示,香港經濟不太好,很多市民都緊縮開支,同時亦有些人不在香港過年。她強調自己較少北上消費,更不會北上購買年花,因為搬運過程感到吃力,一年一次到花墟購物才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同時支持本地的花農。@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