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得寵先生》,從流浪狗題材的視角切入,探討孤獨、陪伴、親情與生命的意義,是一部情感真摯且值得一看的溫情小品。鄭丹瑞與廖子妤的精彩演出更為電影加分,但對移民的描寫過份負面,令我感到有點奇怪。
故事聚焦鄭丹瑞飾演的任春佳,一位脾氣火爆且孤僻的老人。電影一開始,他便被設定為人生失敗的縮影:失敗的婚姻、疏離的親情、沉重的孤獨感,甚至連退休後也彷彿失去了最後一絲存在的意義。鄭丹瑞的演技在這些情感表達上十分出色,特別是在試圖尋死的兩幕,內心掙扎的複雜情緒被層層剝開,令人動容。
流浪狗「燒腩」的出現,成了佳叔生命中的轉折點。這段情節設計雖然戲劇化,但細膩的演出與情感鋪陳讓人感覺自然。「燒腩」的關愛與陪伴逐漸軟化了佳叔的心,讓他從冷漠中找回對生活的熱情。這條主線充滿治癒色彩,無疑是電影最大的亮點之一。
演員方面,鄭丹瑞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他用細膩而富有層次的演技,將一個孤獨、憤世嫉俗但又渴望愛的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值得提名金像獎影帝。而廖子妤飾演的女兒任素儀雖然戲份不多,但她與鄭丹瑞對手戲呈現情感衝突與和解,讓她同樣有機會提名金像獎。
盧慧敏飾演女主角鄧悅娜,演技中規中矩,但其靚麗的外貌增添不少分數。「阿正」黃正宜則憑藉其幽默感,為片中添加亮點,令人聯想到昔日的商台DJ小儀。相比之下,馮允謙的演技顯得生硬,拖累了整部電影。
「汪之家」狗舍不僅是流浪狗的避風港,也成為了春佳重新建立人際關係與尋找生命意義的地方。從狗義工工作的描寫,到流浪動物的處境,電影在情感與議題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另外,由於電影獲得政府融資,戲中對於政府政策的批評也點到即止。
敘事節奏方面,電影圍繞小人物的小故事,拍得流暢緊湊,完全沒有沉悶感。從春佳逐漸融入「汪之家」到嘗試修補親情,每一個情節都過渡自然。不過,鄭丹瑞與廖子妤修補父女關係的劇情線略嫌說服力不足。
另一大問題是,劇本對移民議題的負面描寫過多,令電影變得奇怪突兀。任春佳妻子和女兒在90年代初移民,任春佳選擇成為「太空人」,某天發現被「戴綠帽」,之後患上精神病,與妻子和女兒關係轉差。
在某一幕,鄧悅娜不加證據地將一隻流浪狗被遺棄歸咎於移民人士;戲中有大約5名移民回流人士。這些設定未免顯得刻板,甚至讓我懷疑電影製作團隊,是否為了爭取政府資助而刻意加入那些劇情。◇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