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子沒完工,我兒子就沒法結婚了。」一名買了爛尾房的父親如是說。陷入困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控股公司的住房項目,讓湖南婁底的這位購房者陷入困境。

《日經新聞》報道,這名父親幾乎每天都會去施工現場檢查進度,但他看不到任何希望。「女家不會同意這樁婚事,因為房子還沒完工。」他哀嘆道。

婁底是四線內陸城市,戶籍人口為445萬。該住宅開發項目的建設於2023年夏季停工。本月初的施工現場可見,一輛破舊的手推車被閒置在泥地裏,一條未完工的煤氣管道溝槽無人理會。

另一位張姓母親因為樓盤靠近學校,以大約150萬人民幣(20.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該開發區的一套公寓。在這位女士的帶領下,購房者們聯合起來,每月三次向當地政府請願,要求恢復施工。

施工一度「恢復」,不過,資金短缺的碧桂園只派了幾個工人到現場,一些人認為這是一種阻止抗議的行為。

「前來查看工地的憂心房主比工人還多。」張姓母親說。

另一位三十多歲的吳姓購房者也感到沮喪,他敦促當局儘快完成施工。「我們的當地政府承諾將在3月底前完工,但到目前為止已經推遲了好幾次,簡直難以置信。」吳說。

碧桂園曾是中國領先的開發商,如今已成為史上虧損最大的企業之一。中國多家大型開發商面臨破產風險。

去年,200家中國主要房地產集團的銷售額下降近30%,比2020年的峰值下降了70%。

據瑞銀(UBS)估計,中國有7.45億平方米的建築項目處於停滯狀態。這相當於745萬套100平方米的房屋。如果每套房屋住三個人,將​​影響約2,200萬人。

張姓母親說,當地政府對公民投訴的回應是,購房是「投機活動」。

中共政府對借貸和其它領域的更嚴格限制被認為是引發中國房地產行業低迷的原因之一。

去年9月,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由於預售制,中國房地產市場實際上是一個期貨市場,而非現貨市場。這一區別對於理解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困境至關重要。許多人在提出政策建議時,往往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現貨市場,認為問題在於蓋了太多樓沒有賣掉。然而,實際情況可能並非如此。也許並沒有蓋那麼多樓,而是賣了太多的樓,但這些樓尚未完工。

陸挺引用了碧桂園的數據作為例證說,碧桂園蓋完但未賣出的樓約為3.6萬套,而已經賣出但尚未蓋完的樓則達到了73萬套,正在建設但尚未賣出的樓數量為35萬套。這三者之間的比例關係大約為「1:20:10」。#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