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能源消費轉型,造成對汽油和柴油等燃料需求下降,同時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制裁造成低價原油斷供,隨之而來的是中國煉化企業利潤暴跌,尤其是原油加工能力較小地方煉油廠(以下簡稱「地煉」)生存艱難。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十年多達幾十家地煉企業將破產倒閉。

地煉企業爆破產潮

路透社近日報道,數名「茶壺煉廠」的高級經理和一名分析師估計,大約有15~20家民營煉油廠(佔「茶壺」煉油廠420~500萬桶/日產能的約一半)可以承受十年或更長時間的壓力。

「茶壺煉廠」源於國外的「茶壺」煉油廠(Teapot refinery),是西方媒體對中國一些小規模煉油廠的稱謂,中國人稱之為「地煉」,或「地方煉油廠」。

根據潤滑油情報網2023年6月提供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74家地煉企業合計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2.82億噸/年,其中山東省共有30家,其它44家地煉企業分布在遼寧、河北等省。

地方煉油廠也稱作民營煉油廠,普遍原油加工能力規模小,產品結構單一,成品油比重大,化工品佔比小,盈利能力普遍不高。

卓創資訊高級研究員王釗在談到山東省的「茶壺煉油廠」時表示:「那些規模大、與化學品生產相結合、擁有擴張用地空間以及管道和碼頭等基礎設施的企業,可以長期維持下去。」

業內人士告訴路透社,自2019年以來,四家大型民營煉油廠(恆力、盛虹、榮盛、恆逸)相繼投入營運,佔中國煉油產能的10%,小型煉油廠已變得可有可無。

據《內蒙古化工》2024年9月指出,山東地煉整合或許是剛剛開始。可以預測,未來國內煉化行業,特別是中小型煉廠,或將大面積破產清算。

《內蒙古化工》是內蒙古石油化工研究院主管的重點學術期刊。

地煉企業利潤暴跌

隆眾資訊(前身為成立於1988年的中國石化商情網)2024年10月指出,由於國際原油價格高企以及國內成品油需求疲弱,煉油利潤大幅下滑。2024年上半年,國有主營煉廠及山東地煉的利潤分別同比下降22.94%和70.62%。

利潤暴跌讓中國煉廠的產能利用率下降,平均為71.03%,而山東地煉的利用率甚至降至55.66%,到6月末更是跌至50.92%。

地煉破產潮已經來臨

2024年9月14日,華星石油化工集團與正和集團兩個山東地方煉廠被法院宣布破產清算。

根據公開資料,華星石油化工與正和集團都是中國化工下屬企業,其中華星石油化工擁有資產116億元,職工1400餘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00萬噸/年。

不僅是地煉企業,大型國有煉廠也在關閉之列。

2024年10月路透引述5名消息人士報道,中石油計劃在2025年年中關閉大連煉油廠,相當於中國總煉油能力的3%。這是中石油在中國最大的煉油設施,也是中國首次大規模關閉國有煉油設施,標誌著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開始觸頂、甚至有逐漸萎縮的跡象。

截至2022年底,山東省已有10家地煉企業退出煉油產能。

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制裁 切斷了地煉企業低價油源

2025年1月10日,美國財政部針對俄羅斯石油生產和出口實施制裁,涉及該國兩家最大石油天然氣公司及183艘油輪,其中155艘是「影子船隊中的油輪以及俄羅斯船隊營運商擁有的油輪」。

全球基準布蘭特數據分析公司Kpler指出,如果以2024年的數據來看,有約5.3億桶俄羅斯原油將受到制裁,其中有3億桶是運往中國,約佔中國海運進口俄羅斯石油的61%。

山東港口集團1月7日發布了一份通知,禁止港口允許美國財政部指定名單上的油輪停靠、卸載或使用船舶服務。禁令生效的港口包括中國東海岸的青島、日照和煙台,這些港口是中國小煉油商「茶壺」(teapots)的主要原油進口來源。

如果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採取更強硬的貿易立場,這種局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彭博社援引能源研究諮詢機構Energy Aspects的觀點報道,中共可能「願意通過壓縮伊朗原油進口來犧牲茶壺煉廠,從而對特朗普政府讓步」。

此外,2024年10月11日,美國政府宣布對17艘運送伊朗原油的「黑暗艦隊」油輪實施制裁,以應對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並在隨後幾周內將制裁對象又增加了12艘。

彭博社報道,「茶壺煉廠」依賴廉價的伊朗原油,約佔伊朗出口的90%。但自美國2024年10月擴大對從伊朗到中國運輸原油的「暗船」制裁以來,供應減少且價格上漲。#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