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機影片曝光後,很多中國媒體大肆宣傳,甚至說,美國軍方聖誕節都要加班討論,美國媒體和馬斯克都震驚了。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軍事專家如何看待中國的六代機?

美國雜誌《航空航天》在今年一月份發布的報道,採訪了美國前空軍官員和航空航天方面的專家。他們表示,成飛展示的所謂六代機,其實是一架隱形中型轟炸機的原型,而沈飛展示的雙引擎戰鬥機,更像是一款新型的基於拉姆達機翼的技術展示機。

沈飛雙引擎戰鬥機,更像是一款新型的基於拉姆達機翼的技術展示機。(網絡截圖)
沈飛雙引擎戰鬥機,更像是一款新型的基於拉姆達機翼的技術展示機。(網絡截圖)

專家認為,這架中型轟炸機可能類似於FB-22中型轟炸機, FB-22是20年前洛克希德馬丁基於F-22戰鬥機開發的,美國空軍曾經考慮但並未採用。美國空軍研發的F-22戰鬥機,主要用於爭奪制空權,其內置彈倉只能攜帶四枚空對空導彈,無法攜帶大型的反艦導彈或是重型炸彈。FB-22就是基於F-22的概念設計的中型轟炸機。

洛克希德馬丁為空軍總共提供了4個不同版本的FB-22,每一個版本都是針對特定要求而設計的。FB-22除了機腹有較大的武器之外,機身側面也有武器艙。F-22戰鬥機只能攜帶八枚250磅的小直徑炸彈,而FB-22可以攜帶至少35枚,載彈量翻了四倍還不止,除此之外,FB-22還可以攜帶重達5,000磅的鑽地彈。FB-22也增加了載油量,作戰半徑幾乎擴大了一倍,增加到3,000公里,和F-111相當。同時需要兩名飛行員,第二名飛行員主要負責武器系統的操作。

根據設計要求,FB-22並不具備超音速巡航的能力,但在關鍵時候可以使用加力燃燒室進行超音速衝刺。FB-22的2號原型機最大速度能達到1.92馬赫,而4號原型機的最高速度能達到1.5馬赫。

洛克希德馬丁提出的四個版本的FB-22設計圖,第一個設計圖和F-22從空氣動力學上來講幾乎差不多,只不過機身加長,能夠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

不過從第二台概念機開始就不同了,原本菱形的飛機機翼加大面積,與水平尾翼融合,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機翼。既增加了飛機的升力,也擴大了飛機內部彈艙的使用面積。

很有意思的是,在早期洛克希德馬丁的設計中,甚至考慮過取消垂直尾翼。該公司表示,取消垂直尾翼可以節省材料,方便維護,提高飛機的隱形性能。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需要重新設計飛行控制軟件。該公司早在名為X-44的F-22概念機上做了一些無垂直尾翼的設計工作,所以技術上完全可行,只不過會增加事件和金錢成本。

如此,FB-22擁有龐大的三角機翼,如再取消尾翼,這就和我們看到的成飛六代機非常相似了。

所謂成飛六代機 美軍方早有關注

其實,中國成飛六代機美國軍方早有關注,早在2017年的美國軍力報告中就提到了中國正在研發一種中型隱身轟炸機。自2019年以來,中國軍力報告每年都會提到代號為JHXX的轟炸機。而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成飛這架轟炸機的編號為36,很有可能就是殲-36,或者是殲轟36。這架飛機沒有垂直尾翼、使用融合機翼結構,每一個機翼後面有五個襟翼系統,用於調整航向。

一名航空專家告訴美國《航空航天》雜誌,看起來這些機翼系統的長度不超過25厘米,這種古怪的多元機翼系統意味著中國可能還沒有掌握推力矢量,和飛翼控制技術。

殲-36另外一個顯著特徵是使用三台發動機以及三個進氣道。兩個進氣道位於機身下方,類似於F-22戰鬥機,另一個進氣道則位於背部。美國航空專家認為,三台發動機將使飛機變得非常沉重,最終會減小其航程和有效載荷。

這三台發動機有可能使用的都是同一型號的渦扇-10或者渦扇-15。而使用三台發動機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增加發電量,支持未來密集的電子戰應用,或者是將旁路空氣與廢氣混合來冷卻飛機的尾部,減少飛機的熱訊號。

根據美國國防部的報告,中國目前的航空工業沒有能力生產與美國類似的變循環發動機。變循環發動機在低速時表現為渦扇發動機,在高速時可以變成衝壓發動機,在每一個飛行速度區間都能達到最優推力。美國的NGAD和黑鳥偵察機,都使用了變循環發動機,飛機能達到較高的巡航速度。

一名美國航空航天技術專家表示,殲-36的第三台發動機,要麼是一個兼具動力和隱形性的出色解決方案,要麼就是非常愚蠢的設計,拖帶著沒有有效使用的發動機重量到處飛行。

另一飛行專家也表示,殲-36讓他聯想起了洛歇馬丁的FB-22,因為它們的尺寸都很大,而且它們一些前期設計特徵反映了殲-20的一些特徵。而FB-22是因為美國空軍下一代轟炸機計劃被取消,作為一種臨時方案而推出的。

他表示,FB-22是一個很簡單的權宜之策。它使用F-22的機身和系統,通過加長和擴大機翼來容納更多的武器和燃料。和美國類似,如果中國的轟-20轟炸機的開發遇到了延遲,那麼很有可能通過中國空軍希望成飛研發一款中型隱身轟炸機,作為替代方案。

第六代戰鬥機的 變循環發動機?

再看Rick Joe發表於美國《外交家》雜誌上一篇文章,其觀點和《航空航天》雜誌類似。他認為殲-36和14年前的殲-20有很多相似之處,初步評估殲-36的長度為22米,翼展為20米。他評估這是一架大型飛機,最大起飛重量有可能超過50噸,而且飛機使用的是雙輪主起落架,也證明了這架飛機的載重應該會很大。

他認為,在描述殲-36時,「戰鬥機」這個詞可能變得不合時宜,因為下一代的飛機本質上是一種高性能武器化的指揮平台。它具有一定的指揮能力、網絡能力,以及武器投放能力,有種類似於空中驅逐艦或者是巡洋艦的概念。

相對於中國過去的戰鬥轟炸機,比如殲轟-7,殲-36的各項性能有了質的飛躍。但是將其吹噓為第六代戰鬥機還為時過早。至少,第六代戰鬥機的一大特徵——變循環發動機,中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