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月20日宣誓就職後不久就發布行政命令,將美國退出經合組織(OECD)的全球徵稅協議(GTD),並指示美國財政部調查是否有外國對美國人和公司徵收「歧視稅」,特朗普威脅將對這樣做的國家其在美國的公民和公司加倍徵稅,以示報復。
特朗普退出全球徵稅協議 或對一些在美外國人和公司徵收「反歧視稅」
特朗普在他上任當天,1月20日,簽署了一份總統備忘錄,撤回美國2024年對經合組織全球徵稅協議的支持,該協議允許其它國家對美國跨國公司徵收補充稅。
該備忘錄中說:「前政府支持的經合組織全球徵稅協議不僅允許(外國)對美國的收入擁有域外管轄權,而且還限制了我們國家制定服務於美國企業和工人利益的稅務政策的能力。」
「由於全球徵稅協議和其它歧視性外國稅務做法,如果美國不遵守外國稅務政策目標,美國公司可能會面臨報復性國際徵稅制度。」
該備忘錄聲明「全球徵稅協議在美國沒有效力」,由此重新奪回了美國的主權和經濟競爭力。
特朗普在該備忘錄中還要求調查「是否有任何外國不遵守與美國的任何徵稅協定或(另外)制定了任何徵稅規則,或可能制定了域外徵稅規則或對美國公司構成不成比例影響的徵稅規則」。
同一天,特朗普簽署的另一份概述其「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備忘錄中,提到了美國稅法90年前制定的一項條款——第891條款——該條款授權美國總統能夠透過對在美國的外國公民和企業進行懲罰性徵稅來報復外國。
特朗普還簽署了行政命令特別要求財政部長「調查是否有任何外國對美國公民或企業徵收歧視稅或域外稅」。
美國稅法第891條款規定,當美國總統確認並正式宣布存在此類「歧視稅」時,在美國的「該外國的每個公民和公司的納稅率應加倍」,作為懲罰性的「反歧視稅」,而無需再由國會批准。
特朗普還指示美國貿易部長準備一份美國應該採取的保護方法或行動的選項清單,以應對那些已經或計劃對美國公司徵收過高稅率的國家的情況。
他還要求,「保護方法的選擇清單」應在「60天內」制定出來,讓包括歐盟成員國、英國、南韓、日本和加拿大在內的經合組織全球徵稅協議簽署國注意到,華盛頓打算對全球徵稅規則發起深遠和長遠的挑戰行動。
這一系列動作顯示了特朗普新政府對全球徵稅規則(包括經合組織的最低企業稅制度)和廣泛針對美國科技公司徵收數碼服務稅(digital services tax)的反擊。
特朗普反擊全球徵稅制和數碼服務稅會有何影響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曾就數碼服務稅與歐洲領導人發生衝突。該徵稅提案將影響蘋果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等美國大型科技集團,特朗普曾一度威脅對法國徵收關稅。法國是經合組織總部所在地。
加拿大去年也推出了「數碼服務稅」,美國反對該稅種,認為這是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歧視」。
前特朗普政府官員Everett Eissenstat現在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國際律師事務所「鄉紳巴頓‧博格斯」(Squire Patton Boggs)的合夥人,他對《金融時報》表示,關於貿易和經合組織的特朗普總統備忘錄代表了「稅務和貿易政策的融合,這在特朗普總統的這個任期內真正紮根了」。
他說:「這可能是針對像在愛爾蘭(那些避稅天堂)的擁有大量知識產權的企業的司法管轄區,也可能涉及歐盟試圖從美國大科技公司獲得更多稅收的做法。」
經合組織的全球徵稅協議於2021年達成,並在2024年2月有超過140個國家簽署和支持。該協議可能使全球最大跨國公司每年納稅增加多達1,920億美元。
該全球徵稅協議旨在透過兩大「徵稅支柱」來解決大型跨國公司的避稅問題。第一個支柱是將大型跨國公司的剩餘利潤從其母國重新分配到其產生收入的司法管轄區;第二個支柱規定了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GMT)。
根據這兩大「徵稅支柱」,如果一個跨國公司其總部所在國的企業利潤稅率低於15%,那麼具有「司法管轄權」的其它簽署國將能夠徵收補充稅,以使該公司的企業稅納稅總額達到15%的最低水準。
該協議規定,收入超過7.5億歐元(8.12億美元)的跨國公司將適用15%的最低企業稅率。
根據《金融時報》早先的報道,在很多國家引入全球徵稅協議後,先前曾作為避稅天堂的一些國家如愛爾蘭、盧森堡、瑞士和加勒比島國巴巴多斯(Barbados)都開始了實施15%的最低企業稅率。
但是,美國共和黨長期以來一直對全球徵稅協議持憤怒的立場,他們指責該徵稅規則對美國企業具有「歧視性」。
現在就職於歐盟策略傳播諮詢公司「SEC紐蓋特」(SEC Newgate)的前英國貿易部官員艾莉‧雷尼森(Allie Renison)表示,特朗普的一系列反擊行動表明他在將「經濟戰」擴大到遠遠超出關稅的範圍,以回應美國認為的其它國家的歧視性做法。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全球稅務政策主管Grant Wardell-Johnson對《金融時報》表示,美國的應對措施可能包括對在美國經營的外資企業徵收額外的稅,或向那些海外司法管轄區付款時扣留稅款。
他說:「最終,我們看到國際徵稅正從多邊領域轉向基於強有力的單邊主張的雙邊領域。這是一個新的徵稅世界。」
特朗普在2024競選過程中誓言,要在他第一任期達成的2017《減稅和就業法案》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企業稅,從21%再降到15%,以吸引美國企業將其總部遷回美國,為美國創造更多稅收。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對《金融時報》表示,美國的科技億萬富翁企業家正在推動特朗普對稅務而不是貿易採取行動。他說:「關於關稅的對話將是交易性的,但真正的戰鬥將轉向對財富命運攸關和大型科技公司感興趣的地方。」
經合組織秘書長Mathias Cormann說:「美國代表向我們提出了對我們國際徵稅協議各個方面的擔憂。」
他表示,經合組織將「繼續與美國和所有參與國合作,支持促進確定性、避免雙重徵稅和保護稅基的國際合作」。
歐盟經濟專員Valdis Dombrovskis表示,雖然歐盟委員會對特朗普的公告「感到遺憾」,但他們有興趣「花時間與(特朗普政府)新的美國稅務管理局討論此事」。
無論如何,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的反擊外國「歧視稅」的系列行動,很可能會引發全球徵稅制度的調整。#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