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台灣祖傳中醫介紹蘋果的食療秘方,吃對、用對蘋果不單只可以擺脫濕疹、腸漏,對於抗癌也有幫助。
蘋果具有非凡的健康功效,有助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等。懷生堂第五代傳人張維鈞醫師指出,從中醫的角度看,蘋果能滋養全身,健脾、開胃、潤肺、止咳、生津止渴,其香味清爽,可提振情緒。
張維鈞強調,蘋果的有效成份大部份都存在於果皮中,最好連皮一起吃才有效,就算要做果汁也最好是連皮一起打、連渣一起喝,才能吸收全部營養,並要立刻飲用,以免果汁氧化變色。
如果擔心市售的蘋果經過打蠟,可用熱水淋在蘋果上將蠟溶解,再用軟毛刷輕刷並沖洗,就可以將蠟去除。
外敷蘋果泥 內服蘋果醋 有助改善濕疹
很多人從小就罹患過敏性濕疹,現代醫學都找不到原因。張維鈞曾受手部濕疹困擾,而蘋果就是他擺脫濕疹的妙招之一。
張維鈞認為,過敏性濕疹是因為體內存有「熱毒」,即體內太燥熱而引起發炎,而引起熱毒的源頭以燥熱的食物最常見。
中醫認為食物和藥物有溫熱和寒涼之分,熱性的食物不一定燙口,但卻讓身體變得燥熱,容易發炎。燥熱的食物主要是經過高溫加工的食物,例如煎魚、炸雞,以及絕大部份的加工食品、零食。而蘋果可平衡燥熱體質、減輕搔癢。張維鈞發現,內服蘋果醋加外敷蘋果泥可協助消退過敏性濕疹。
(1)蘋果泥外敷配方
材料:蘋果一顆、黃豆粉一匙、麵粉一匙
製作方法:
1、蘋果去籽切塊,連皮放果汁機攪打,再加入黃豆粉及麵粉,打成蘋果泥。
2、盛入碗中用保鮮膜封起,保存備用。
用法:
1、挖一小匙蘋果泥,加入2倍冷開水稀釋攪拌。
2、將蘋果泥水靜置沉澱,取上面的清水,用棉花沾塗濕疹部位。乾了之後再塗抹,反覆3次,一天至少用2次
3、或用小片棉花吸塗蘋果泥,敷在皮膚損傷痕癢部份,乾了就取下,一天至少2次
禁忌:
只適合皮膚表面乾燥的濕疹患者,如患者屬於潮濕出水型,即皮膚會滲出組織液,就不可以使用。
(2)簡易蘋果醋配方
材料:新鮮蘋果 600克、天然米醋 600毫升、冰糖 200克
製作方法:
1、洗淨可密封玻璃瓶,用沸水消毒及晾乾。
2、蘋果洗淨擦乾,連皮切薄片,放入玻璃瓶。
3、加入冰糖,再倒米醋。
4、蓋緊蓋子,置通風陰涼處,約一周後可飲用。
4、加4至5倍開水稀釋後飲用,可根據口味調整濃度。
禁忌:
空腹喝醋或會傷到胃,建議飯後飲用。因酸性東西會加重潰瘍跟發炎狀況,慢性胃發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人士需小心或避免喝醋。
蘋果醋對健康有很大幫助,例如可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及營養吸收、減緩餐後血糖值波動、增加胃酸酸度協助鈣吸收等。而喝蘋果醋改善濕疹的原因,相信與改善腸道菌群有關,讓腸道內的有害黴菌、細菌減少,益菌增加。
全蘋果汁助改善腸漏
張維鈞指出,過敏性濕疹患者經常承受很大壓力,個性較易緊張焦慮。慢性壓力也容易損傷腸道健康,甚至出現腸漏症。進食時一些食物極小碎屑可能會掉進破損腸黏膜裏,繼而進入血液,激活免疫系統,也會加劇濕疹。
對於腸漏症患者來說,張維鈞建議,可以將整顆蘋果連皮打成全蘋果汁飲用,全蘋果汁含豐富果膠,可保護受損胃腸黏膜。動物實驗發現,蘋果果膠可以調節腸道微生物群,改善腸道屏障功能,降低與腸漏症相關的慢性發炎。
製作方法:
不去皮新鮮蘋果1顆,加入一點檸檬汁或一粒維他命C及一點水打成汁,立刻飲用效果更好。
蘋果有助抗癌
蘋果含有多種植化素,可令細胞避免受到自由基傷害,亦有助預防癌症、修復基因受損細胞。
蘋果的抗氧化劑含量相當之高,有研究認為,在美國人常吃的水果當中,蘋果的抗氧化活性位居第二,僅次於蔓越莓。不過,考慮到蔓越莓很酸,人們不會像吃蘋果一樣吃大量的蔓越莓,蘋果可以說是抗氧化效率最高的水果。
研究發現,經常吃蘋果的人,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都會降低,包括肺癌、大腸癌、乳癌等。
蘋果的紅色果皮含有槲皮素,不單能抗自由基,還可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切斷癌細胞養份的供應,令癌細胞無法生長。
蘋果精力湯這樣喝護腸胃
坊間流行早餐喝多種蔬菜水果打成蔬果汁,也叫「綠拿鐵」或「精力湯」,可以一次攝取多種抗癌營養素,而蘋果就是一種合適的食材。
不過,按照中醫理論,蔬果汁屬於寒性食物,對於體質偏虛寒的人,例如畏寒怕冷、容易消化不良、頻尿、水腫的人士,喝蔬果汁反而容易腹瀉。特別是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如果喝太多蔬果汁會讓身體更虛弱,萬一有感染也不容易復原。
張維鈞建議,可在蔬果汁內加入性質偏溫的糙米麩(磨成細粉的糙米等穀類),平衡蔬果汁的寒性,這樣才不會傷到身體陽氣(陽氣一種溫暖的能量,會讓人更有活力、免疫力更強)。
蘋果米漿配方
1、蘋果+當季水果3至5種
2、糙米麩複方(糙米、小米、薏仁、蕎麥等穀物蒸熟並乾燥後打成的粉)
3、酵母
製作方法
1、水果與酵母放入果汁機,加少量水,打成2/5份量
2、糙米麩複方先以冷水調開,倒入90度熱水,泡出3/5份量溫熱糙米漿
3、將溫熱糙米漿慢慢倒入蔬果汁混合,次序不可錯
4、喝的時候含在嘴裏幾秒再慢慢吞下
以上配方任何體質人士都適合,預防癌症人士可當早餐飲用,如癌症患者則建議早晚各一杯,一定要新鮮飲用。在水果的選擇上,建議避開糖份較高的水果,如榴槤、番荔枝、香蕉、龍眼、荔枝等,以免血糖上升過快。在穀物的選擇上,如果擔心胃腸脹氣,要注意避開豆類和堅果。
哪些人適合吃蘋果
張維鈞也建議以下人士多吃蘋果來保健:
骨質疏鬆人士:蘋果可以促進鈣、鎂等礦物質吸收,蘋果中的多酚可以改善發炎及氧化,有助預防或減慢骨質疏鬆。
腹瀉人士:蘋果削皮進食有助止瀉,嬰幼兒如有腹瀉問題,可先將蘋果去皮切塊蒸熟,再把它壓成蘋果泥,讓嬰幼進食,有助緩解腹瀉
便秘人士:蘋果果皮含有大量粗纖維,可增加大便體積,連皮進食可幫助排便
用腦工作者:研究發現,蘋果中含有的槲皮素等營養成份可以刺激腦神經增長,對大腦功能有益。
三高人士:研究發現,吃蘋果能降血壓、降膽固醇,還能改善血管發炎,預防多種心血管疾病,連皮一起吃效果更明顯。@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