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開始第二個任期之際,1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在全球跨境投資項目中的份額已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顯示出該國的經濟動能強於歐洲和中國。
根據《金融時報》對FDI Markets收集的跨境投資數據的分析,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宣布的在美國的新的外商直接投資(FDI)項目佔全球所有此類投資的比例達到14.3%,而在2023年的時候,美國得到的投資項目比例佔全球的11.6%。
數據包括的新建項目,也叫綠地項目(greenfield project),是指從零開始的項目,包括公司在外國建設或擴展新設施和營運的項目,具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和創新潛力。
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美國吸引了超過2,100個新的外商直接投資綠地項目。這段時期,德國吸引的新項目驟降至470個,比一年前的1,100個大幅下降,是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18年來的最低水平。
而中國在同一時期僅獲得近400個項目,接近歷史低點,而在2005至2015年左右,中國得到的綠地項目曾經每年超過1,000個。
項目投資價值增加
FDI的數據還顯示,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對美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的綠地項目的估計價值增加了超過1,000億美元,達到了2,270億美元。這些數據基於企業項目公告、新聞報道以及FDI對項目生命周期的估計,而非年度資本支出。
美國綠地投資的增長涵蓋多個行業,包括半導體、工業設備、建築、電子元件、可再生能源和航太等領域。
數據還顯示,拜登政府採取的激勵美國公司將生產留在國內的政策奏效。2023年12月至2024年11月,美國公司的海外投資項目數量縮減至2,600個,創下20年來的最低水平(不包括疫情高峰期)。
消費需求強勁和政府刺激
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顯著增長,得益於美國的強勁消費需求和政府激勵措施。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全球經濟學家Innes McFee表示:「美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全球投資項目,這反映出強勁的需求前景和遠超其它地區的生產力增長。」
他預計,「美國的特殊性將繼續存在」,儘管特朗普的政策帶來了不確定性,但寬鬆的預算將推動需求,並「增加短期內在美國投資的理由,保護主義政策可能也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花旗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表示,美國吸引外資是因為該國是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能源成本較低,以及拜登政府採取的投資激勵。
他認為,中國的外資流入份額下降是因為「地緣政治」,歐洲的份額下降是因為能源價格飆升。#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