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近期爆出有超過60名大學生遭到電話詐騙,累計損失超過6千萬元。其中多名苦主來自中國大陸,一名18歲大陸學生涉案金額最高,被騙去920萬元。本報記者今日(21日)到港大校園採訪,多位大陸學生表示曾在香港收到疑似騙徒來電,通常會直接掛斷。有學生估計,由於大陸高中甚少提及防騙資訊,所以家境富裕的一年級新生較容易被騙。

大學一年級學生Laura憶述,去年11月,即來港讀書兩個月的時候,曾接到一個未知的電話,對方先問她選擇普通話版本還是粵語版本,然後她選擇了普通話版本。對方告訴她,由於她很久沒有回覆消息,所以她的香港身份可能會被廢除,並要求她點擊一個超連結。由於她身邊有朋友曾接過類似電話,所以她已有心理準備,最終沒有點擊超連結。

她估計,由於香港的大學學費昂貴,所以騙徒覺得大陸學生的家境比較富有,所以向他們落手。被問到為何大陸學生較容易被騙,她認為他們在大陸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防騙教育,所以沒有相關的常識。

估計應用程式洩漏私隱

另一名女同學亦表示曾接過疑似騙案電話,對方顯示是大陸電話號碼,跟她說銀行卡有異常,會被凍結,再問她一些銀行卡的具體資科。她一接聽便覺得是騙案,直接掛斷了,因為真正的大陸官方人員致電,會先表明自己是屬於哪個單位,再加上近期新聞經常提醒市民要預防騙案。她又估計自己的個人資料是被大陸「點餐平台」應用程式洩漏出去。

對於近期有很多港大學生被騙,她感到十分驚訝,並強調自己及朋友都不會墮入手機騙局,基本上不會接聽陌生人的電話,但有聽說過一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被騙去參加旅遊團。

每周接一次詐騙電話

另一位工程系男研究生來港讀書已經一年半,他認為來港之後,接到的詐騙電話比在大陸多,幸好沒有朋友被騙。在香港,大概每周會接到一次詐騙電話,例如冒充入境處或者其它部門,如果冒充入境處就會先講廣東話,然後再說普通話,他會直接掛斷。他估計其個人資料是由網絡營運商洩漏。

他認為很多被騙受害人都是本科一年級新生,因為他們在大陸讀高中時,對社會的接觸並不太多,所以容易被騙。他又表示在大陸,電騙案詐騙對象一般是老年人或者小孩,大學生群體不在他們的目標範圍內。

大陸學生至少來自中產家庭

就讀計算機工程3年級的文同學認為,港大校方要求學生填寫的防騙問卷有一定作用,但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杜絕電騙。她指大部份的大陸學生家裏都有一定儲蓄,因為香港的學費和生活成本加在一起,最少也要大陸的中產家庭才能負擔得起,部份大陸學生以前甚至就讀國際學校。

曾一天內接兩、三次騷擾電話

金融科技系王同學憶述,曾在香港一天之內接到兩、三個騷擾電話,疑似騙案電話都是說廣東話,所以他通常會直接掛掉。但如果說普通話的話,可能會接聽下去,有機會被騙。如果是陌生電話號碼,他一般都會先掛斷,如果對方繼續打來,會抱著懷疑態度,認為對方有可能是詐騙,但也有可能是廣告推銷。

被問到為甚麼大多數受害人都是大陸學生,他認為很多騙徒都扮演大陸官員,所以較為針對大陸學生;相反,香港本地學生多數不會相信,也不會有騙徒提及的「黑戶」(無法申請戶籍人士)經歷。他同樣認為,能夠在香港升學的大陸學生,一般來說家境都比較富裕。

對於港大校方強制學生完成防詐騙問卷,他表示不認同,因為本身有反詐騙意識的學生,填不填問卷,都會有反詐騙意識;本身沒有反詐騙意識的學生,完成問卷後,仍不太關注。@

港大校方發電郵提醒學生提防電話騙案。(蔡文昕/大紀元)
港大校方發電郵提醒學生提防電話騙案。(蔡文昕/大紀元)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