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了記載了一個車伕的不幸故事。
這個車伕叫劉八,有「飛車」的外號,因為他駕馭馬車有個不好的習慣:馬鞭的威力要發揮到極致,馬奔跑的速度也要發揮到極致,遇到同行者,一定要超越到前面才罷休,因而得到了「飛車」的稱號。劉八駕馭馬車從不過問馬的強弱、胖瘦、是飽是餓,更不管馬的死活。他曾為幾個主人駕馭馬車,因此累死的馬很多。
有一天,他送主人到了地方後,空車回來。半路上,馬突然受驚奔跑,劉八被車輪碾壓,倒在車轍當中。他傷得並不重,卻昏迷得不省人事,被人抬回家,卻已氣絕多時。
紀曉嵐認為:「好勝者必自及,不仁者亦必自及。」爭強好勝者一定會遺禍於自己,不仁義者也一定會遺禍於自己。劉八之死是「自隕其生,非不幸也」,是劉八自找的,心不正招來的禍端,並不是不幸之事。
紀曉嵐了解車伕劉八的前後因果,所以認為不幸有前因,並不是無緣無故的。
其實,人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發生,好事壞事都有前因後果。古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一再勸善,勸世人多行善,多積德,不僅這輩子得好,德多了,後世兒孫也跟上沾光;勸人不要作惡,業力積累多了,不僅自己遭殃,還會殃及兒孫。
──轉自正見網#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