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份,中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零)同比均由增轉降,增速分別下降至-14.1%和-13.5%。
據財新網12月22日報道,中共北京、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11月份社零增速下降14.8個百分點,上海下降了24.4個百分點,分別降至-14.1%和-13.5%;從今年1至11月份的數據來看,北京和上海社零累計降幅分別擴大至2.8%、3.1%,均大幅低於全國總體水平。
今年10月份,北京和上海的社零總額分別同比增長0.7%和10.9%,但在11月份轉為大幅下降。
具體來看,按消費類型分,11月,北京餐飲收入降幅為4.2%;包含線上零售在內的商品零售則從增長1.4%轉為下降14.9%;汽車、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呈下降趨勢。
在上海,按消費用途分,11月,「用」、「穿」類商品零售總額均同比由增轉降,分別下降20.3%、7.4%,增速下降幅度超30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這一表現與北京類似,北京「用」、「穿」類商品增速同樣由正轉負,分別下降17.0%和2.1%。
財新網表示,2024年以來,中國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代表的消費表現持續偏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更弱,在年內多個月份呈同比下降態勢,截至11月,上海、北京社零同比增速已分別出現9個月、7個月的負增長。11月當月,兩市同比降幅甚至擴大至10%以上。這一現象背後,可能既有居民收入下降、「雙十一」大促銷提前等共性原因,也有北京、上海的企業、人群流動等特殊因素的影響。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說,北京、上海兩市社零增速轉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近幾年部份外資企業撤出中國,部份原本在這兩座城市的高淨值人群離開,導致相關消費走弱。這一影響可能早已有之,但在2024年表現得最為明顯。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分析表示,正常情況下年輕人的消費能力高於老年人,但在經濟下行過程中,大城市工作機會減少,可能會導致人口的重新流轉,即年輕人離開北上廣,到其它城市尋求機會。同時,隨著經濟下行,高端餐飲受到較大衝擊。這些因素也是導致北京、上海消費走弱的原因之一。
另外,與北京相鄰的中國另一座直轄市天津社零同比累計增速從5月以來持續為負,1-11月同比降幅擴大0.2個百分點至2.9%。上述分析師稱,天津披露的數據有限,初步看可能跟工業、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增速放緩有關。
上海一網民表示,目前經濟的慘狀已經反映到生活中了:「周末出去看個電影,上座個位數。」
有河北網民認為:「12月份數據會更難看……」#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