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修訂《專上學院條例》草案,稱要完善自資專上院校的監管和質素保證機制。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1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被問及會否引發「DQ院校潮」,她表示修例是為了提升院校的整體質素,政府重視課程的質素、是否可持續運作及能否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環境。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施政報告》的教育政策,教育局文件指出,為進一步推動自資院校的優質發展,將於明年提交修訂《專上學院條例》的草案予立法會審議,以及公布更新的院校評審指引,以完善自資專上院校的監管和質素保證機制。
具體建議包括建議擴大《專上學院條例》的適用範圍,將所有開辦本地學位和副學位程度自資專上教育課程的機構一律納入於此統一規管架構。學院註冊條件包括須具效率和有效的方式進行管治及管理、學生人數應足以讓學院提供有意義的學習環境和體驗、提供合適的教學環境、財政和可持續性等。
另外,當局建議把有關學院管治架構的法定要求,由原來的4層架構精簡為2層架構,包括以校董會作為最高管治團體及由教務委員會規管學術事務,而成立校務委員會和院務委員會的要求則會隨之廢除;要求學院的校長和副校長作出註冊。
蔡若蓮在會議上強調,在修例的同時,亦會為自資院校提供針對性的支援措施,以協助它們提質擴容。她又提到聖方濟各大學已成功通過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嚴謹的機構評審,並獲確認符合所有成為應用科學大學的條件,成為香港第2間應用科學大學。政府撥款一億元作啓動資金成立的「應用科學大學聯盟」本月內將正式啓動運作。
立法會議員林振昇擔心修例後會出現「DQ院校潮」,蔡若蓮回應說修例後將會有一系列支援受影響院校措施,包括自資院校提升及啟動補助金、自資學士免審查資助計劃、校舍發展項目資金及批地計劃等。
她表示當局目標是提升院校整體質素,並沒有就自資院校的課程收生人數設立劃一的絕對標準,局方僅關注課程質素、是否可持續營運及提供有意義學習環境,院校應留意其自身情况自行調節課程目標人數。院校可自行就課程特色去訂立收生目標人數,但如果未能達標,會影響教學質素或學生學習體驗。
此外,目前沒有就自資院校錄取除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外的海外生設限額,會持續就錄取大陸生方面與大陸有關部門商討,她相信修例對推動非本地生學額有一定幫助,期望可加速推進。
另外,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今日接受港台《千禧年代》訪問時表示,提升院校質素不應僅依賴嚴格的監管,自資院校已受學術及資歷評審局監管,政府應強化院校自我「造血」的能力。例如,港專曾有新課程未能成功開辦,他質疑此情況或許因為該課程並非學術性,進而影響了自資院校的「造血」能力。@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