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投公司的非標準債務違約率創新高,分析師預估,整體違約規模高達8,000億美元(約5.7萬億人民幣),這可能讓許多個人投資者陷入困境,也表明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壞賬問題正越演越烈。
去年,面對市政部門的壞賬潮,中共中央政府採取了行動,允許地方政府借新還舊。通過發行新債券,地方政府籌集約2.2萬億人民幣(約3090億美元)。同時,中共還命令國有銀行提供額外的支持。
這些措施將借貸成本推至歷史新低,投資者也紛紛重返市場,爭相購買債券相關商品。投資者以為,這些債券產品有國家的隱性擔保。
然而,有一個環節沒有被解決,即所謂的「非標準債權融資」。
城投債可分為標準化債券與非標準債權融資,後者主要是以理財產品形式及於地方金融交易所發行的產品,例如資產管理計劃、定向融資計劃、可轉債,或收益權產品等,而主要參與者多為個人投資者。
彭博社指出,中國城投公司的「非標」產品違約率已飆升至歷史新高。雖然官方未統計其規模,但分析師估計約為8,000億美元。
以方璐璐(Lulu Fang,音譯)為例。現年60歲的方璐璐經營著一家小貿易公司,她因為購買了貴州政信類產品損失了1,500萬元人民幣。
她原本指望,這些投資能獲得約8%的穩定收益,這比存在銀行領利息要好得多。然而,去年產品違約後,她的畢生積蓄竟化為烏有。
「我現在的生活完全是一塌糊塗」,她告訴彭博社,「工作了一輩子,退休後養老的錢都存進去了。有人告訴我這些是安全的。這是騙人的。」
中國的各省、城市和鄉鎮,往往利用「城投債」(LGFV)為包括道路、港口在內的基礎設施提供資金。然而,城投債資助的計劃卻不一定能賺錢,這使得他們必須仰賴政府的支持。
根據上海財匯資訊科技(Financial China Information & Technology)的數據,今年前9個月,已有60個與城投債掛鈎的「非標」產品出現違約或警告還款風險,同比增加20%。這數字至少已是2019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由於「非標」產品發行方或受託人通常不會披露違約金額等細節,20個已知規模的產品合計45.5億元人民幣。
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董事總經理李春燕(Laura Li)表示,儘管中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來解決城投債的問題,然而仍不見得能確保LGFV債務的償還,因為這是資本市場的一部份,如果出現違約,將危及金融和社會穩定。
雖然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政府正考慮允許地方政府在2027年之前,再發行高達6萬億人民幣元的債券,為資產負債表外的債務進行再融資。然而,一些分析師懷疑這是否會發生。
即使中共真的允許借新還舊,地方政府仍會優先償還標準化債券。
一位個人投資者的經驗表明,一旦非標產品違約,拿回錢的機會並不高。
五年前,賴傑生(Jason Lai,音譯)對另一家貴州安順地區的LGFV產品投資了300萬元,但產品最終發生違約。賴傑生是一家北京國企的員工,他曾四次前往安順尋索償還。
「從2019年產品第一次逾期以來,我勉強收回的本金還不到10%」,賴傑生告訴彭博社,「我以後再也不買這類產品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