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問我,有否聽過「香港哲學研究院」?我孤陋寡聞,當然從未聽過。搜一下,才發現它跟我之前介紹過的「香港應用心理學聯會」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研究院」在今年三四月成立,香港主流媒體只有星島和大公文匯為它宣傳過。看名字,你大概以為由香港一群熱心的哲學學者成立,但錯了。星島是這樣描述的:
「香港哲學研究院,由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舒心博士提議發起,由星島日報、香港多位政協委員、知名人士及國內外哲學愛好者形成共識,通過近兩年的時間探討籌備,於2024年組建而成。」
「香港哲學研究院」的成立,居然需要跟星島日報、政協委員「形成共識」(其實我看不懂是什麼意思),實在估佢唔到。根據「香港哲學研究院」官網的「本屆架構 This Year’S Architecture」部分——你沒看錯,網站中的英譯確實是「This Year’S Architecture」——發起人舒心博士也是該院主席兼院長(注1)。那麼他是哲學家嗎?
百度資料顯示,舒心是金澳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協委員、中国社科院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博士生、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等,履歷跟哲學研究八竿子打不着。
這個「研究院」的榮譽院長也有好幾個,我聽過名字的有申作軍(香港大學副校長)及何超瓊。它還有一堆「高級顧問」,排在前面的居然是商人林建岳。誰說香港是「文化沙漠」?此地簡直臥虎藏龍,各行各業都有「哲學家」!
至於這個「香港哲學研究院」到底研究什麼,我看遍整個網站也毫無頭緒,但在「本院資訊」部分則看到今年8月2日一篇文章,題為「舒陳笑瑋担任中国肖邦协会主席」(注2)。奇怪,這件事跟哲學研究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舒陳笑瑋是「研究院」副院長,也是主席兼院長舒心的老婆,所以她當上「中国肖邦协会」主席一事,就成了「研究院」的重大資訊了。在今日香港,有這種「哲學」組織也不算奇怪,比較奇怪的是,寫這篇文的人似乎連蕭邦的名字怎麼寫也搞不清楚——圖片和標題顯示「肖邦」,但內文單獨提及音樂家的名字時,則寫「萧邦」。
這個「蕭」和「肖」的繁簡轉換問題,實際影響比「里」和「裡」大得多,因為當中涉及姓氏問題——「肖」和「蕭」是兩個不同的姓,前者比較罕見,不宜混為一談。根據現在中共官方的「簡化字總表」,「蕭」字簡化作「萧」,但中国大陸有一段長達廿多年的日子,推廣所謂「二簡字」(即1960年推出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字),而在「二簡字」中,「蕭」無論什麼意思都一律簡化為「肖」,從此很多姓蕭的人都「被姓肖」。
1986年二簡字被廢除後,改姓肖的蕭氏族人不一定改回原姓,因為改姓手續繁瑣,又牽涉戶籍、財產的登記問題,許多人索性數典忘祖算了。蕭邦也因為這個緣故,在大陸一度變成「肖邦」,現在有時候又有人嘗試撥亂反正,寫作「萧邦」,結果一時肖邦,一時萧邦,令人莫名其妙。
其實「蕭」改為「肖」,稍有常識都知道絕不可行。「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豈不是要寫成形、音、義盡失的「從此肖郎是路人」?古文「蕭齋」(指書齋)豈不是都變「肖齋」?據說中国作家蕭乾看到自己的名字慘被印成「肖干」,非常不滿,曾批評簡化字,結果被打成右派。
「香港哲學研究院」到底研究什麼哲學,我不知道,但建議他們不妨先研究一下「蕭邦」中文怎麼寫,以及「本屆架構」英文怎麼說,不然那些榮譽院長、高級顧問的面子都被你丟光了。
注1:
https://gb.hk-pri.com/products/15.html
注2:
https://gb.hk-pri.com/news_detail2/12.html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