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央行行長潘功勝周二(9月24日)宣布了多項重磅經濟刺激政策,不過份析認為,該舉措並沒有解決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消費和民間投資疲弱,未來需要更多財政政策跟進。此外,儘管滬深股市隨後出現上漲,但恐難以持續。

潘功勝公布的政策主要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相當於釋放流動性約1萬億(人民幣,下同),降低銀行政策利率0.2個百分點,以及降低存量按揭利率0.5個百分點左右,二套按揭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調到15%等。

重磅政策未解中國經濟核心威脅

《華爾街日報》報道,這次政策是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共央行推出的最重大經濟刺激政策。

不過,多位分析師認為該政策並沒有解決中國經濟核心問題:消費和民間投資疲弱。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表示:「政策超出預期,但當前經濟的主要問題不是流動性不足。」

野村分析師在有關中共央行一攬子計劃的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僅靠這些貨幣和金融政策不足以阻止日益惡化的經濟放緩。」

路透社周三以「中國的貨幣政策未能解決經濟增長面臨的關鍵威脅」為題發文表示,央行政策並沒有瞄準經濟增長的主要威脅:持續疲弱的消費需求。

Interactive Investor市場主管Richard Hunter表示,政策表明中共政府已經接受了採取行動的必要性,但「單憑這一消息,不太可能完全消除投資者近幾個月來的低迷情緒」。

美國研究機構中國褐皮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企業「多年來無論信貸條件如何都不願意借款,因為企業信心非常低迷」,「而且家庭不會因為存款利率下降,而對消費突然變得更加樂觀。」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經濟主管Evans-Pritchard警告稱,隨著家庭去槓桿化和許多私營企業對借貸持謹慎態度,貨幣政策在中國已經失去了很大效力。

中國褐皮書還指出,儘管降低存量按揭利率,每年將為家庭節省1,500億元,但這只相當於年度經濟產出的0.12%,而且其中一部份還可能會被用於提前償還按揭(而不是消費)。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偉雄估計,中國消費者每多賺100元,只會花掉35元。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共央行宣布的每項主要貨幣政策措施在過去都已使用過,並且之前對經濟的影響很小。」「因此,這一方案的意義主要在於它是否為其它舉措打開大門。」

中國股市上漲但難持續

潘功勝在會上還宣布,將設立5,000億元的互換便利操作,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可以利用該機制投資股票,以及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回購股票提供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

受這波政策驅動,周二(24日)滬深股市300指數上漲4.3%,香港恒生指數上漲4.1%。儘管如此,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仍累計下跌9%,較2021年初的高位下跌近40%。

倫敦財經研究公司TS Lombard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葛林(Rory Green)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潘功勝當時宣布,如果刺激措施取得成功,將額外提供1.6萬億資金。此外,還提到當局正討論設立「股市穩定基金」。

他認為,這是A股反彈的真正導火線。

儘管A股反彈,但分析師並不認為這輪刺激政策足以提振中國經濟,以及驅動股市持續上漲。

周三(25日)A股漲勢即收窄,滬指衝高一度升3%回落,收升1.2%;深成指最多升3.6%,收市升幅縮至1.2%;創業板指曾升4%,收升1.6%。

《華爾街日報》以「中國股市本輪跳升或是『可交易的反彈』,但要謹慎對待」為題報道,形容A股劇烈的波動,可能是一波「不適合膽小者的反彈」。

葛林表示,中共央行這次對股市的干預明顯與以往不同。過去該行通常會告誡「不要投機」,但現在似乎在「鼓勵投機」。

他認為,股市是個「受政策和動能驅動的市場」,沒有甚麼比政策訊號更清晰的了。但在中國宏觀經濟環境依然疲弱的情況下,應將這波反彈視為「交易」而非「投資」,最好謹慎對待。

A股自2021年以來的解壓式反彈「一直都迅速而猛烈,但最終都難以持久」。如果沒有需求一方的「認真跟進」,這種模式很可能會重演。

需要更多財政政策跟進

以陳鑫泉為首的一個高盛經濟學家團隊表示,該計劃似乎表明(中共)高層決策者對放鬆政策持更加開放的態度,但需要採取更多財政寬鬆措施來刺激國內需求。

Evans-Pritchard說,僅靠最新宣布的舉措不太可能推動信貸增長和經濟活動好轉,要實現經濟目標,需要比目前規模更大的財政支持。

滙豐銀行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Frederic Neumann表示,當局必須刺激需求,這可以「通過財政政策等其它政策措施來實現」。通過注入流動性讓中共政府發行債券,為實施額外刺激措施提供了更多空間。

他補充道:「市場希望的是,流動性注入預示著未來幾周中共央行可能宣布實施大規模債券發行計劃。」

荷蘭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琳表示,短期內刺激經濟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政府投資,儘管「經濟學家越來越傾向於需求側支持,這種支持可以採取消費券或類似政策的形式」。

2023年10月,為實現年度增長目標,中共當局宣布額外發行1萬億元特別國債,為各種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

目前還不清楚今年的額外刺激措施。#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