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台灣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三度率團出訪捷克,隨著台積電德國廠8月動土,龔明鑫看好捷克受惠於半導體群聚效應,未來將大放異彩,成為台廠前進歐洲市場灘頭堡,經濟部也規劃前進捷克設服務中心,協助台廠落地。
台灣半導體產業一直在全球供應鏈扮演舉足輕重角色,隨著中美貿易戰爆發,保護主義浪潮日益盛行,加上2020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一度引爆全球晶片短缺,更讓各國政府清楚認知半導體產業的戰略地位。
半導體成為戰略物資,各國政府不願意受制於人,亟欲發展安全供應鏈,美國、日本、德國相繼向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招手,台積電基於分散市場以及客戶需求等考慮,也積極拓展海外版圖,並於2023年8月宣布插旗德國德勒斯登設廠。
龔明鑫回憶,台積電確定投資德勒斯登的消息公布時,正是他擔任國發會主委、第二次訪問捷克之際,「我在簡報地圖上,劃了一個圈、告訴大家,這個距離一看就知道,(捷克)會成為很大的供應鏈聚落」。
台積電插旗德國 晶片三角概念成形
回顧台灣與捷克深入交流的契機,是2020年8月底,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Miloš Vystrčil)訪台,維斯特奇爾9月1日參訪立法院參訪並發表演說,是非邦交議長中第一人,展現高度友台誠意。
為了延續國際社會上的交流,龔明鑫於2021年初,率領共66人經貿考察團前進中東歐3國,當時也與捷克簽訂多項MOU;2023年再次訪捷克,並就合作方向展開更具體且細部討論。
疫情期間,各國政府爭相拉攏台積電,當時市場盛傳台積電將於歐洲設廠,但遲遲未獲證實。
龔明鑫坦言,與捷克交流期間,對方也提過台積電落腳捷克可能性,但他當場告訴對方,蓋晶圓廠得花費新台幣數千億元,外國政府要招攬台積電勢必得大力補助,不只如此,後續維護也非常耗費心力,對捷克而言,不見得是好主意。
「廠蓋在德國,不表示所有供應鏈都要在那邊」,龔明鑫直言,從企業角度來看,作為供應鏈,從地理條件、基礎建設來說,當然是德國最好,但價格昂貴,人力成本也是如此,除非是大型企業,否則中小企業很難負擔,在此情況下,捷克會是另一個選擇。
隨著台積電赴德國設廠,以德國為核心,往鄰國波蘭、捷克延伸,形成的「晶片三角」聚落,成為近年最熱門話題,龔明鑫更是在台積電確定投資德國消息一出,腦海馬上浮現半導體聚落藍圖。
龔明鑫表示,當時他正出訪捷克,隨著台積電證實投資計劃,他馬上與捷克更改議程,加入這項議題,向捷方傳達晶片供應鏈聚落的概念。
「最簡單的理由,德勒斯登離布拉格(捷克首都)的距離,遠比柏林(德國首都)近很多」,龔明鑫表示,除了地理位置優勢,台灣與布拉格又有直航班機,抵達布拉格後,前進德勒斯登只是1、2小時的時間。
不只台捷政府看到此機會,站在市場第一線的企業,早已嗅到商機。
捷克參議院副議長德拉霍斯(Jiří Drahoš)今年6月訪台,希望推動台捷「晶片合作」,並展開招商。龔明鑫表示,當時把捷克有意招商的訊息轉給台積電,希望台積電協助傳遞給供應商,沒想到廠商出席捷克舉辦的招商會非常熱絡,「現場椅子都不夠,還得搬椅子進來!」
許多企業當場表示對捷克有興趣,願意赴捷克考察,這也促成龔明鑫第三次出訪捷克, 考察團更壯大,除了台灣官員,16家半導體供應鏈業者也隨行。
台廠考察捷克 烏斯季或華麗轉身
龔明鑫此次出訪捷克,不只在首都布拉格與當地政府官員展開深度訪談,緊接著馬不停蹄走訪潛力投資地區,第二天前往西北方的烏斯季,第三天他與捷克科研創新部官員開會,台廠則前進東南方的布爾諾(Brno)參訪緯創工廠,向「投資前輩」取經,第四天則走訪庫特納霍拉。
龔明鑫說明,布拉格作為捷克首都,交通、機能自然最便利,布爾諾的科技、學術能量較強。
庫特納霍拉位於布拉格東方,最為人知的是台灣代工大廠鴻海 (2317) 集團自2000年起,就前進捷克設立據點,廠區便位於庫特納霍拉,當時鴻海購入大片土地,隨著生意規模做大,廠區也逐漸擴充。
至於烏斯季,早期是煤礦區,但現在已經沒落,舉目所見一片荒蕪。但龔明鑫相當看好此處,因為烏斯季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烏斯季有個好處,離德勒斯登最近,40分鐘就到了,好比台北到桃園的距離」。
烏斯季的背景,得追溯自二戰時期。龔明鑫表示,德國是日耳曼人、捷克則是斯拉夫人,烏斯季當初是日耳曼人居住之處,二戰過後,日耳曼人被趕走,但因為烏斯季是煤礦區,過去居住的也多是中下階層,導致日耳曼人遷離之後,捷克人也不太喜歡此處,「有點三不管地帶」。
而今年8月,台積電德國廠正式動土,長年覆蓋煤灰的烏斯季得以撥雲見日,甚至可望在未來10年,搖身一變,成為半導體供應鏈的投資首選。
龔明鑫點出兩大優勢,一是緊鄰德國德勒斯登,地理條件絕佳,二是人力。他指出,烏斯季煤礦場陸續關閉,將持續釋放人力,只是這部份人力有沒有辦法轉換為科技人才,有賴捷克政府的引導。
台灣政府十分歡迎捷克學生來台學習半導體經驗,目前已有相關獎學金計劃,如針對捷克的關鍵技術學生獎學金計劃,以及向全球招攬的國際產業人才教育新型專班,整合政府、產業和大學資源,擴大吸引優秀國際生來台就讀與留台工作。
龔明鑫表示,上述獎學金計劃歡迎捷克生來台念半導體相關領域,除了學位,也可進行訓練,「有人會說,我們都幫人家訓練人才,未來會變成競爭對手,但未來半導體人才需求絕對不夠」。
龔明鑫認為,應以更宏觀、開放的態度來看待半導體人才培訓,訓練這批人才後,即使他們未來回到歐洲,也可能去台積電德國廠工作,或是進入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繼續成為台灣夥伴。
移植台灣園區經驗 經部將前進捷克設服務中心
2021年至2024年,龔明鑫四年內,就率團出訪捷克三次,見證台捷關係越來越緊密、台廠對投資捷克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這趟半導體經貿考察團圓滿落幕,龔明鑫表示,每個廠商關心的點不同,考慮台積電德國廠最快2027年底量產,在這之前,廠商不急於馬上蓋工廠營運,而是先設據點,或是從物流起步,先蓋批發倉庫,熟悉當地資源。
另一方面,海外投資不同於台灣,「眉角」眾多,龔明鑫表示,在台灣,不只水、電、基礎設施全部弄好,政府甚至會考慮到員工宿舍,但在海外,這些可能都沒有,或是必須由政府出面協調,很難單靠民間力量做到好。
龔明鑫指出,台灣園區經驗是得天獨厚的優勢,其它國家不見得能複製,但考慮台捷產業合作長遠發展,經濟部預計於捷克設立服務中心,一方面了解廠商需求、一方面也能協助廠商與捷克政府投資單位對接,更有效率地溝通。
此外,政府在捷克設立服務中心後,就不用再定期率團前往考察,台灣廠商有興趣就過去,需要幫忙便直接洽詢服務中心。
儘管緊鄰德勒斯登的烏斯季,現在還是一片荒涼,龔明鑫說,回顧台商過去的發展歷程,很擅長在各國仍待開發的區域開疆闢土,10年、20年之後,「一定不一樣」。
龔明鑫進一步指出,外界過去多關注西歐的先進技術,組裝、生產則落在中國,但現在全球開始對中國製造產生疑慮,想要經營歐洲市場,勢必得在歐洲生產、製造,「(中東歐地區)機會就來了」。
龔明鑫直言,全球供應鏈重組、民主陣營尋找可信賴供應鏈,大環境對於台灣、中東歐都是有利局面,台灣本身就有堅實的半導體實力,又逢中東歐崛起;近年台灣與捷克已經在自由民主的基礎上,搭起友誼橋樑,期待未來能夠以半導體為軸心,繼續深化產業合作、布局歐洲市場。
(轉自中央社)#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