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會導致患者腹瀉、直腸出血和腹部絞痛,但現時的治療方案,無法完全維持緩解及預防復發。浸會大學轄下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研發新中藥複方製劑,臨床研究發現能抑制結腸炎的發展。研究成果已發表於3份科學期刊,料會在明年進一步展開臨床試驗研究。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愈趨普遍的炎症性腸病,其發病人數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在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分為活躍期及緩解期,現今主要的治療目標是舒緩徵狀,並維持緩解期狀態,降低復發率。不過,現有的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案,無法完全維持緩解及預防復發。

研究團隊尋求方法,希望更有效緩解潰瘍性結腸炎。他們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以9種中藥材包括黨參、薑黃等組成處方,並命名為參苓潰康顆粒,適用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緩解期,以脾虛失運為主,兼濕熱的患者。

研究團隊在香港進行的臨床研究,顯示病人服用該名為「CDD-2103」的參苓潰康顆粒湯劑後,表現良好的耐受性,且沒有不良反應。

臨床前基礎實驗結果顯示,該藥透過改善腸道的耐受性微環境,包括誘導調節性 T 細胞的分化,和減少結腸中的炎性巨噬細胞,及增強在細胞間連接區域的緊密連接蛋白,以抑制結腸炎的發展。

獲准在大陸進一步臨床試驗 將側重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心的研究團隊在今年6月中,向大陸藥監局提交參苓潰康顆粒的新藥臨床試驗研究申請,並於8月底,獲該局頒發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

浸大協理副校長(臨床中醫藥)兼中心總裁卞兆祥表示,參苓潰康顆粒是建基於傳統古方加減結合現代科技開發的新中藥複方,中心對於該藥能改善患者生活質素感到樂觀。

中心將於2025年在大陸開展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以確定參苓潰康顆粒在潰瘍性結腸炎緩解期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中心助理教授陳可瑜表示,中心預計在未來5年內,完成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研究,以驗證CDD-2103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安全和治療效益。收集足夠的安全性和療效數據後,中心將向藥監局提交新藥批准申請,以獲得該藥物在市場的銷售許可為目標。

以上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Phytomedicine》和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