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世紀70年代末至2024年,荷里活拍攝了不下數齣《異形》電影。《異形》系列由不同導演執導都極受歡迎,還帶動了同類主題的電視劇、漫畫和電子遊戲。所謂「異形」是指在未來世界,人類能夠飛越太陽系,探索外太空,甚至在其它星球採集資源,但不幸地,在這個長途旅程遇到一種寄生生物,以極恐怖方式「屠殺」太空船內的成員。以荷里活電影的公式,當然有一位英雄能成功反擊異形怪獸,最後逃出生天。只不過今次不同的是,英雄是位女性。有趣的是,即使「異形」不是現實生物,而是藝術家想像的產物,也能令觀眾產生恐懼的情緒。究竟這種發自內心情緒是從何而來的?

《異形》中的怪物(後來名為xenomorph)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由超現實藝術大師薩爾瓦多達利介紹瑞士畫家H.R.Giger給創作團隊。Giger的創作靈感的來源可以從他的其中一本作品《死亡之書》看到。在此之前,美國科幻小說作家H.P. Lovecraft已經有一本同名的短篇小說集。可以說,《異形》的其中一個思想源頭就是H.P. Lovecraft,而其筆下的異形生物之所以牽起讀者情緒,就是因為「蒼穹恐懼」(Cosmic Horror)。

甚麼是「蒼穹恐懼」?那是在Lovecraft筆下的主角(大多是科學家或考古學家)在深山或深海發現不能解釋的現象,經過一番周折,才知道原來驚醒了史前巨獸。沒有人知道這些超級怪獸的來歴,牠們形狀恐怖,力大無比,甚至有心靈感應能力。研究或調查牠們的科學家最終都變成瘋癲。荷里活著名導演John Carpenter拍攝的電影《怪形》(The Thing)正好表達Lovecraft作品的神髓。

讀者看到這裏或許會懷疑,這只不過是小說家或編劇家的想像,並無現實基礎。事實上,以我們現時所知,宇宙中並未發現生物,更不會有「異形」。事實上,科學家估計,如果外太空真的有生物,牠們的形態也是超乎人類的想像。其實人類對「異形」的想像主要是來源於遠古生物,特別是龐然大物的恐龍。理論上,人類從來沒有與恐龍相遇(恐龍在6,600萬前因大型隕石撞擊地球而滅絕),牠們的化石到了19世紀才被發現。但有趣的是,人類似乎很早已經對恐龍有一種恐懼,甚至敬畏。如果人類真的有一天見到恐龍(《侏羅紀公園》成為現實),那種恐懼很可能與太空人見到「異形」相同。

不過,H.P. Lovecraft認為更深層次的「蒼穹恐懼」是:人類在整個浩瀚的宇宙中,根本無足輕重,生命的出現只不過是一個意外。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甚麼是真正的恐懼。◇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