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最新預測,日本南海海槽未來30年發生規模8至9級地震的機率高達80%,將引發毀滅性海嘯。海嘯來襲時,每一秒都可能決定生死,提前做好準備,才能迅速逃生。

日本政府3月31日公布南海海槽地震海嘯的災情預測。報告指出,如果大地震發生在冬季深夜,恐怕會導致約29.8萬人喪生,當中21.5萬人死於地震引發的海嘯。快速疏散將是降低傷亡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七成人能夠成功避難,海嘯死亡人數可望降至約9.4萬人。

南海海槽位於日本南部外海,是一條從靜岡縣駿河灣沿海延伸至九州東南海域的海底板塊邊界,歷史上每隔100至200年便會發生巨大地震。

根據日本首相官邸資料,地震引發的海嘯無法準確預測,其破壞力往往超乎想像。過去曾發生整個城市被海嘯吞沒、房屋被沖走、巴士、火車和大型船隻被海浪衝走的情況。即使有些人已經避難到超過20米的高地,仍然無法倖免於難。

然而,許多成功避難的案例證明,在海嘯來襲時,迅速逃往高處仍是最有效的自救方式。

注意海嘯預警

為了減少海嘯帶來的損害,日本氣象廳建立了「海嘯預報數據庫」,累積了10萬次模擬結果,預測海嘯到達時間。氣象廳24小時實時監控地震觀測數據,通常在地震後2分鐘或3分鐘發布海嘯警報。氣象廳預測海嘯的到達時間僅作為參考,海嘯實際到達時間可能會提早或晚於預測時間。

海水浴場等地會使用「像海嘯旗」,如果在海水浴場或海岸附近看到紅白格子的海嘯旗,就是提醒人們迅速避難。

圖為「海嘯旗」。(日本氣象廳網站)
圖為「海嘯旗」。(日本氣象廳網站)

在有海嘯危險的地區,會設置「津波注意」的標誌,並有地圖或者箭頭指示前往海嘯避難場所。

查找避難地點

當感受到強烈震動,或即使是微弱但持續較長時間的震動時,或聽到或看到「海嘯警報」等訊息,應立即遠離海岸,並儘快前往較高處避難。特別是海灘的人,應立刻上岸,並前往專設的海嘯避難塔或避難大樓。

海嘯可能比預期更快到達,或從意想不到的方向襲來。平時應熟悉前往最近避難場所的路徑,以確保緊急時能迅速撤離。

日本政府設有災害風險地圖網站,可輸入地址,查找距離最近的避難場所。

此外還需注意,海嘯不僅是一次襲擊,第二波、第三波海嘯可能比第一波更強烈。在第一波退去後,有些人選擇回家,結果遇險。因此,即使海浪暫時消退,也應持續留在避難所,直到解除警報。

各城市防災設施

為減少海嘯造成的破壞,日本各地修建了各種防災設施。 比如,靜岡縣沼津市在沼津港的內港和外港之間的航道上,建造了一座高30米、寬40米的水閘,當檢測到地震為6級(弱)以上時,該水閘的閘門會自動關閉。

和歌山縣和三重縣沿岸正在安裝5至8米高的海嘯避難塔,塔內備有毛毯和應急食品。

岩手縣釜石市設立了「兒童海嘯避難之家」。參與住戶或商舖會在門口貼上識別標誌,如果兒童上學或放學途中發生海嘯,可以迅速前往附近有標示的「避難之家」,那裏的居民會引導孩子們前往安全的避難場所。@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