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電動汽車正在加速進軍歐洲市場。與此同時,歐洲研究人員大聲呼籲,不要低估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收集情報的風險。

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譽(Jakub Janda)日前在社交媒體X平台上發帖說,關於中國電動汽車,許多歐洲情報機構會告訴你的幾件事。

他寫道:「1)每輛電動汽車都是一個超級感應器。它有數百個感應器,會收集它經過的地點和人物的情報。

「2)每個中國實體(個人或公司)都必須充當中國(中共)政府的代表,進行間諜活動(等同於收集情報)。這是中方政府使用和執行的一項硬性法律。

「3)因此,每輛中國電動汽車都是,並將成為中方國家情報收集的工具,將數據發送給中國或中國實體。

「4)鑒於俄、中結成戰略聯盟,反對西方民主國家,每輛中國電動汽車都將為中方政府收集情報。而北京與其主要盟友俄羅斯共享情報。」

他提到,如果歐洲在未來幾年內遭遇俄羅斯攻擊,陷入防禦戰,那麼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收集的任何情報都將有助於改善俄羅斯對北約的攻擊計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3月公開說,北京可能通過中國產電動車的訊息傳送、獲取有關地理位置、個人資料等數據給美國帶來重大國安風險。

美部長提醒中國電動車 可能帶來重大國安風險

「先進的電動車、自動駕駛汽車上,裝有成千上萬個半導體和感應器,會大量收集駕駛者、車輛位置、車輛周圍環境等訊息。你希望把這些數據傳送到北京嗎?」她反問道。

雷蒙多警告說,由於中共政府對電動車進行補貼,銷售到歐洲的中國產電動車比前一兩年多了很多。這不僅扭曲了貿易市場,也存在國家安全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周日(7月21日)報道,日本索尼本田移動行政總裁水野泰秀表示,在美國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提高至100%,雖然是在事實上將比亞迪和蔚來汽車等拒之門外,但日本汽車製造商不應安於現狀。

根據他的估計,中國電動汽車的開發時間(從概念到生產)已縮短至18個月,不到日本開發一輛汽車所需時間的一半。他警告稱,如果日本不能更快地創新,就可能成為中國競爭對手的「跟隨者」。

中國電動車希望通過跳板進入歐洲

7月初,比亞迪與土耳其簽署了一項建廠協議,準備投資約10億美元,每年生產15萬輛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工廠預估在2026年底投產,並將創造多達5,000個就業。

根據聲明,由於比亞迪的目標是接觸歐洲客戶,提高比亞迪的「物流效率」。

土耳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與歐盟之間有關稅協議。歐盟上周推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的計劃,比亞迪需要在目前10%的關稅基礎上增加17.4%的關稅。一旦作為土耳其國產車,比亞迪可能跳過關稅約束。◇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