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終審法院兩名來自英國的法官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及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於上月初宣布辭任後,不單引發新一輪有關香港法治狀況及司法獨立的關注,近日外媒路透社更不具名地訪問了6名本港資深商業法律師,以及相關的海外學者,他們指辭任事件將進一步削弱外界對香港商業法律界的信心。

圖為香港終審法院。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圖為香港終審法院。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路透社周二(2日)的一項報道指出,在香港的兩名外國終審法院法官近期的辭職事件,已令香港作為商業法律中心的吸引力受損。報道說,香港的法律界一直輔助香港確立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法律界目前已面臨多方壓力,包括資本市場低迷、其它司法中心帶來的競爭、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等,而從報道中受訪的香港律師及海外專家均指,新近出現有關香港司法獨立及法治穩健的疑問,將會令在港的外國公司增添了能否得到法律保障的疑慮。

兩名辭任法官乃全球商業法權威

報道指,辭任的兩名終審法院法官郝廉思及岑耀信均為商業法的全球權威。郝廉思曾表示他辭職源於「香港的政治局勢」;岑耀信則指香港已「逐漸變為一個極權國家」,法治嚴重受損,「壓迫的氛圍」及當局要求「司法愛國主義」,令到法官難以反對。

報道採訪了6名香港本地的資深商業法律師,6人的年資總和超過一個世紀,其中個別的年資高達30年及40年。他們對路透社表示,近日兩名法官辭職事件,令存在已久的、有關香港未來仍能否作為法律中心的憂慮,更形加劇。

越來越多企業棄香港

受訪律師指出,那些擬定商業合約、合資,以及決定到哪裏去仲裁複雜案件的諸般在港企業,現已日益選擇到新加坡、杜拜或美國的特拉華州去,而不再選擇香港,因為前者地方被視為更加中立。

其中一名有30年年資的商業法律師表示:「以終審法院作為商業上訴法院所擁有的權力而言,岑耀信及郝廉思的離任,對香港來說是災難性的。」

報道亦訪問了國際法教授、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全球研究員Michael Davis。他指出,政治的壓迫是會蔓延至商業範疇的(politics of repression creeps into the commercial area as well)。「有些人認為你可以把商業案件與政治或人權案件分開,但我認為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因為所發生的情況是,政治的壓迫是會同樣蔓延至商業領域內。」

政治壓迫蔓延至商業範疇

Michael Davis說,任何有關法律保障已被減損的觀感,都會影響到商業機構對合約能否履行的信心。雖然有關國安法的法律案件壟斷了報章的頭條,但是絕大多數的香港律師是從事商業及企業的相關工作。

報道舉出一個國際律師行如何因政治事件而業務減損的例子。2021年,總部在美國的孖士打(Mayer Brown)律師行宣布不再為香港大學決定移除紀念六四「國殤之柱」作代表律師,該律師行曾受到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批評。

政治事件損國際律師行業務

報道指,孖士打6名現任及前任合作夥伴表示,該行的一些中共國有企業客戶(包括中資銀行),已與該行切斷業務關係。亦有知情人士稱,一些中國大陸民營企業客戶斷了與該行的業務,導致該行一些合作夥伴離開,因為這些夥伴極為倚重中國業務,他們當中有的把自己的辦公室規模縮小。今年5月,孖士打宣布分離香港業務的計劃。

據世界銀行的亞洲法治排名,香港以11,000名律師、1,600名大律師排名第三。不過,在港註冊的外國律師事務所則從2019年的91家降至2024年的74家。

在港外國律師行逐漸減少

報道亦提及外國律師行撤離香港的例子。美國的溫斯頓律師事務所(Winston & Strawn),已於今年2月關閉了在香港的辦事處;另一所是德杰律師事務所(Dechert),現正考慮關閉在香港和北京的辦事處。

報道又指,有關香港法治是否仍然穩健的爭議,加劇了香港法院招聘法官的難度。

香港合共有211個指定法官席位,但現時只有163名法官在任。自2019年至今年3月,案件審理的輪候日數亦增加。由於人手短缺,政府短期聘任外間的私人執業律師作暫委法官的人數在4年內倍增,由2018年的23人,增至2022年的45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