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政府」獨佔貨幣,擁有印鈔機以來,人類就跟「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金融風暴」、「泡沫經濟」、「貧富不均加劇」等脫不了關係。為了化解這些問題,就由政府祭出各種政策來解決,到頭來往往是落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一再在循環的結果,人間就越來越沉淪,不但金融風暴、經濟蕭條、大債危機、債留子孫的陰霾籠罩,天災人禍也越來越烈,「人無德 人人為近敵」差可比擬,走往「毀滅之路」已不是危言聳聽。

邁向「毀滅之路」

這樣子的演變並非一朝一夕,但可總括來說:受到凱因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荼毒。凱因斯主義以「政府創造有效需求」,社會主義以「政府維護公平正義」的大纛,讓政府名正言順,堂而皇之以各種管制、干預政策(美其名為公共政策,現今則以印鈔救市、QE量化寬鬆政策、壓低利率五鬼搬運,大行其道)和所得重分配政策(社會福利政策是代表),利用「法律」強行大力干預、戕害「個人自由」和產權。雖然「自由化」、「去管制」曾經造成風潮,卻都如曇花一現,無疾而終。就因為凱因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觀念」太迷人,威力太強大,再因人類的「短視近利」,讓政府不斷坐大,即使知道其為惡之大,也以「必要之惡」這個矛盾詞語為藉口來維繫之。除非將這兩種理論徹底破除,否則人類將陷於水深火熱萬劫不復之境。

這兩種理論和政策都有這樣一個特色:短期之內有「看得見的效應」,但「看不見的長期性隱藏負效應」更大。

凱因斯(J.M.Keynes)在1936年推出《一般理論》這本奠定「政府創造有效需求」政策的經典大著時,已經明確的告訴世人,他的理念和政策是「短期」有效的,由他的名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即可印證。這個聰明人明白的告訴世人,「採取他提供的政策是可治短痛,但會有長期後遺症的長痛」,而這個長痛可能就是「死亡」。我們或可用「毒品」來形容他的理論政策,一旦成癮,可就無可救藥了!

凱因斯理論是沒有「時間」(time)這個因素的,都是同一個時期,是「在當下」、「沒有明天的」。他明白地告訴我們「儲蓄和投資是相等的」,這是違反現實和常識的。由於沒有時間這個重要因素,所以在圖形和數學方程式中就得出「儲蓄多則所得減少」這種「節儉的矛盾」結果。其實「投資是由儲蓄來融通的」,而且是「今日的儲蓄轉成明日的投資」,而「生產、所得的提升或經濟增長是由投資帶動的」,所以「儲蓄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而「儲蓄是明日的消費」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鼓勵儲蓄」是明天會更好的根本。那麼,如何鼓勵儲蓄呢?現今來說「利息或利率」就是關鍵因素,要問的是,利率高低和儲蓄大小呈現何種關係呢?每個人問問自己,是不是正向關係?若是如此,當今「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除了對只靠利息維生的老弱者不利外,戕害儲蓄,讓明天變差,甚至沒有明天,不是很明顯的嗎?

還利息、利率的真實面目

那麼,為何今日「壓低利率」是好事會是主流主張呢?原來又是凱因斯的理論作祟,他的「利率和投資呈現負關係」深入人心,不過,壓低利率儲蓄減少,投資的資金從何而來?政府印鈔就是答案,而五鬼搬運、官商勾結、通貨膨脹、資產膨脹、股市、房地產炒作、金錢遊戲等等接踵而來,這也就是當今社會的寫照。此時,還「利息、利率」的真實面目就是重要的任務。

簡單來說,「利率」是資金的「價格」,是由「可貸資金」(loanable  fund) 供需決定的,雖然是價格,但其內涵關係到「時間」、風險、金融且有「借貸」關係,也有「保險」意味,所以「利息理論」不是淺而易懂的,但涉及「時間」,以「時間成本」(time cost)來理解是很合適的。我們知道,奧國學派非常重視時間,且對貨幣金融有深入正確見解,與凱因斯理念相扞格,而1850年寫《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的法國人巴斯夏(Frédéric Bastiat),其理念也著重長短期的時間,有助於理解利息理論,並對低利率、凱因斯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的破除有助益。這本由重量級英國金融史學家錢思樂撰寫的《時間的代價-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正是引介這些理念來破除低利率的迷思。

本書就是由1849年法國議會巴斯夏和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兩位議員,對於「利率的合法性」論辯開章,巴斯夏說:「宣揚免息借款對勞工階級是一大災難。」因為企業會減少,但勞工人數跟之前一樣多,於是薪資會降低。若銀行免息借錢,紙幣會氾濫、國家失序,永遠都處於隨時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邊緣。他下結論說:「免息貸款在科學上很無稽,涉及的是對既得利益者的仇恨、階級之間的敵意和粗暴。」

錢思樂就是本著巴斯夏這樣的人所抱持的信念,論述利率在現代經濟體的角色,他認為超低利率助長了當今諸多困境,包括生產力成長萎縮、難以負擔的高樓價、越來越嚴重的貧富不均、市場中的競爭消失,以及金融體系的脆弱,而且對民粹主義的興起助了一臂之力。

低利率的迷思

本書分成三大部,第一部「歷史上的利息」,將利息的源頭回溯到古代的近東,並跟隨利息發展的歷史,從中世紀一直看到歐洲誕生了資本主義,說明利息和資本主義為何密不可分,但都會有人懷著利率過高的恐懼。十七世紀的英國,柴德爵士大力倡導低利率,但受到偉大的自由主義哲學家洛克的駁斥。十八世紀初期約翰·羅(John Law)將紙幣引進法國,且將利率降至2%,該項大膽的貨幣實驗雖以災難收場,卻預測到了現代央行會採行超低利率與量化寬鬆。

到十九世紀,某些金融觀察家已明確看出投機熱和低利率的正向關係,而現代央行主事者擔憂的是通脹和通縮,他們的目標是穩定物價,但過去一百年,幾次信貸熱潮卻都產生在通脹平抑期間,包括1920年代的信貸熱, 1980年代的日本泡沫經濟和2008年的全球信貸泡沫。

這些事件每次都沒通脹,於是鼓勵央行將利率維持在低於經濟增長率的水準,但每次信貸熱潮都以災難收場。

本書第二部「低利率如何催生出更低的利率」,檢視超低利率無意間造成的後果;第三部「彈珠遊戲」,檢視超低利率對新興市場的衝擊。把利率調降到零,對於全球準備貨幣美元造成的初始效果,是帶動資本流向新興市場,導致大宗物品價格上揚,2011年飛漲的糧價激發中東「阿拉伯之春」的人民起義行動。幾年後聯準會(Fed)啟動緊縮政策,大宗物品價格崩跌,新興市場走入蕭條,巴西和土耳其嚴重衰退,中國則因低利率讓信貸熱潮大爆發,並伴隨史上最大的投資狂歡盛宴與史詩般的房地產泡沫。

還奧國學派公道

錢思樂很貼心地告訴讀者,利息是極為複雜的主題,他推介我們正確的書和文章,如龐巴瓦克(Eugen von Bohn-Bawerk)的《資本與利息》(Capital and Interest )和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的《利息理論》(The Theory of Interest);至於凱因斯與其追隨者的東西則敬而遠之。

他其實是把奧國學派從冷凍庫裏取出去冰活化,他們主張利率是由存款的供需決定是「自然利率」(Natural Rate of Interest),也就是「市場利率」。

正如本書所主張的,「必須要有利息,才能導引資本配置;沒有利息,就不能評估投資的價值。利息也是一種「撙節的獎勵」,可刺激儲蓄。利率是槓桿操作的成本與風險的價格,有了利息,才能抑制銀行家和投資者過度冒險。從外匯層面來說,利率會讓各國之間的資本流動達到平衡,利率也會影響所得與財富的分配。

如巴斯夏所言,超低的利率為可以取得信貸的有錢人帶來益處,但勝過窮人得到的好處。時間是有價值的,利息是人性的本質:人類天生就是沒有耐性的,利率表達的是他們的時間偏好。早在錢幣被發明前,人們已有借貸取息的行為。高利率通常被認為有害,但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出現動盪。今日的超低利率,已造成嚴重的經濟動盪並弱化金融系統的抗壓性—資產價格膨脹、經濟增長疲弱、社會不平等加劇、殭屍企業充斥,國家債務上升和年金危機,人類正邁向1944年海耶克說的「奴役之路」。

如唐太宗所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由歷史得到正面教訓,或許就能買回被賣掉的未來,這本《時間的代價—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讓我們明白利息的重要和壓低利率可能造成的毀滅危機,從而就能拒絕當今錯誤的觀念和政策,永續發展就不會是空笑夢!

朋友們,大家盍興乎來,並大力予以推介吧!#

(作者提供)
(作者提供)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