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關注「產能過剩」問題,中共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周一(4月8日)舉行媒體吹風會,卻倒打一耙。
在外界關注的產能過剩問題上,廖岷再次否認。在中共喉舌央視的預先提問下,他首先否認了中國新興產業領域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然後要求各國用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國際市場來看中國的產能,並再次搬出市場價值理論駁斥西方對中國產品傾銷展開的貿易保護行動。
周二(9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重複廖岷的回覆,提出要依靠市場解決問題,警告美方不要將產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
西方網民在社交媒體X上留言說:「如果你盲目的閱讀北京的觀點,會很容易認為中國是自由主義天堂。如果我們面對現實,我們知道他們反覆使用市場、保護主義等詞語是為了他們自己,而不是為了我們。」
另一位網民則貼出中共黨魁習近平在2017年出席達沃斯論壇時的發言,反證中共只說不做。習近平標榜自己是全球化的捍衛者,並反過來指責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保護產業搞市場壁壘。
「2017年,我無奈讀到這些話,現在距離我們已經過去七年,那些發言還在的。」他寫道,意思是中共領導人講的那些話儘管白紙黑字,但都是空話,不能當真。
民調:一半美國選民支持對進口產品加關稅
《每日郵報》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4%的選民支持特朗普對大多數進口產品徵收10%關稅的提議,無論產品是否來自中國。特朗普是2024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幾年前,「中國衝擊」新聞是關於因為中國進口導致美國製造業就業損失超過200萬個。拜登和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都一直在談論阻止就業機會流向中國。現在,出於同樣的原因,對「中國衝擊」2.0版的擔憂正在迫近,這一次會涉及先進製造業工作崗位以及與新興產業相關工作崗位的流失。
耶倫8日結束訪華行程,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促請北京正視產能過剩等問題。
她說:「十多年前,北京政府的大規模支持,導致低於成本的中國鋼鐵湧入全球市場,並重創世界各地及美國的工業。我已經明確表示,拜登總統和我不會再接受這樣的現實。」
《福布斯》資深專欄作家雷普拉(Kenneth Rapoza)8日在「每日傳訊」(DailyCaller)網站上發文說,進口將永遠存在,經濟一體化也很好,但不要忘了,進口會搶走美國的就業機會。
他解釋說,如果美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肯定接下來有人設計太陽能發電廠、安裝屋頂太陽能,並可能購買美國鋼鐵來安裝電池板,這是真的。
但是,當美國增加的進口取代了本地生產,最終太陽能製造商會減少。如果結果如此,為甚麼當初還要進口呢?
他提到,耶倫這次在對華貿易問題上吃了「紅藥丸」(看到了痛苦的真相),因為她終於承認,如果要保護美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需要對華祭出關稅。
耶倫在訪華時強調,美國的關切並非出於「反華情緒」或「脫鉤」願望,而是出於防止全球經濟失調、想與中國建立「健康經濟關係」。
國際貿易委員會2021年的一份報告稱,美國的大型自由貿易協定的贏家是跨國公司。他們發現,跨國貿易對整體經濟的好處微乎其微,這一點跟自由貿易者數十年來誇大的宣傳恰恰相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