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社會瞬息萬變,兒童和青少年面臨的精神健康問題日趨嚴重。面對此情況,許多家長感到束手無策,期盼學校的教師和社工能將孩子引導至正確的道路。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學校無法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老師和社工已經分擔了許多行政、教育及輔導工作,他們無法像家長那樣對每個孩子給予全面的關顧和支持。因此,家長是子女的主要守護者。為了好好地協助子女處理情緒問題,家長也應該主動去學習一些簡單的輔導知識和技巧。
首先,家長需要同理子女的情感。當孩子分享困擾時,家長應以開放心態聆聽,並表達理解。這能助於營造一個安全、無壓力的環境,讓孩子更願意分享他們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有效的溝通技巧也極為重要。家長需要學會公平和尊重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鼓勵孩子作相同的事。這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也能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的人際關係。
家長還應該學習並教授子女基本的情緒管理技巧。例如,當孩子感到焦慮、憤怒或悲傷時,他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為此,家長便應該去主動尋找相關的心理健康資源,例如:閱讀相關主題的書籍、參加工作坊或課堂。這當然需要家長去花時間和努力來學習,但為了子女的精神健康著想,這是值得的。
家長同時也需要認識到,並非所有的情緒問題都能夠立即解決。有時候,孩子需要時間來處理他們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能提供的最重要的支持就是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們的守護者,願意默默地支持和保護他們。
家長的角色並不僅僅只是照顧子女的身體健康,照顧子女的精神健康也是家長的任務之一。這需要我們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及積極參與,這也需要我們持續學習和實踐新的技巧和策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子女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中保持抵抗逆境的態度,並擁有健康的精神狀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