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動的文革,有人說這是「兩個女人的戰爭」,即指毛澤東夫人江青和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的戰爭。這個說法將十年文革這場人道大災難大浩劫予以淡化、簡化、八卦化和庸俗化了。

不錯,文革歷史的主軸線是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權力之爭,首惡是毛澤東,江青是毛的主要打手,而劉少奇王光美這對夫婦是挨打者。江青嫉恨王光美,趁文革走私自己的個人恩怨也是事實。

王光美與江青,這兩位出生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女子,都是那個時代的左翼新女性,都有同樣的理想追求,都因懷抱浪漫的革命情懷投身中共革命,都因為高攀上中共領袖人物而爬上權力的頂峰,而最後都遭受了她們效忠的革命之殘酷蹂躪。不過兩位第一夫人無論從出生、教育、職業、經歷和性格都差異很大,江青出生社會中下層家庭,是小家碧玉,接受的是普通教育,王光美出生官宦之家,是大家閨秀,接受的是那個時代頂級的現代教育,為輔仁大學物理學碩士,去延安前為北平軍調部中共代表(中共中央軍委)做翻譯,為洋學生。但論革命資歷,江青覺得王光美輸她許多。王比江青入黨遲了15年,到延安也晚了8年,但卻靠著丈夫迅速爆紅,享受了母儀天下的風光。尤其是1959年劉少奇任國家主席後,王光美曾兩度以國家主席夫人,即正式的中國第一夫人身份出訪東南亞多國,出盡風頭,而江青則從來沒有陪同毛澤東走出過國門,只以個人身份到過蘇聯治病療養。江青自以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國第一夫人,出盡風頭的王光美是假貨,僭越了她第一夫人的銜頭,因此對王光美痛恨不已,毛發動文革,她就痛打落水狗,發洩她對王光美的嫉恨。江青後來特別接受美國女學者維特克的訪問,大談自己的威水史,就是要為自己中國國母的身份正名。

在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多位中共領袖的夫人,包括王光美,江青,隨後的林彪夫人葉群,都因為丈夫的原因登上了權力的高峰,能夠與丈夫分享權力,歷史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夫妻店政治,有些西方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女權的彰顯。當然不是,因為這些女性獲得權力,是嫁給了權勢男人,是妻憑夫貴,她們的權力是依附在她們顯赫的丈夫身上,不是憑藉自己個人奮鬥獨立取得。丈夫願意把權力與妻子分享,也是因為這種依附性,在中共權力鬥爭最險惡殘酷的時候,危機四伏,這些領袖丈夫認為只有自己的妻子最忠誠可靠,比如與毛只有夫妻之名已無夫妻之實的江青,雖然張牙舞爪,極度囂張跋扈,也承認她只「是毛主席的一條狗」,所作所為都是秉承毛的意志,而她還隨時擔心毛會拋棄她。

在奉行鬥爭哲學的中共權力場中,互害是常態,受害者也往往是施害者。王光美和她的丈夫劉少奇是文革的受害者,在文革被否定後,她走出秦城監獄,劉少奇也獲得平反。江青則成為文革罪惡的背鍋俠,進入秦城做囚徒,最終落得自縊而亡的悲慘下場。但曾在文革受難的王光美不是潔白無瑕的無辜者,她在文革前的四清運動和文革初的清華大學派工作組領導搞文革,都有大規模整人害人的惡行,不能因為她後來受到迫害,前面犯的罪行就可以一筆勾銷。毛澤東在中國封神,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劉少奇就是主要的造神者之一,對毛的罪行,他也負有重要責任。

王光美一家在文革遭受的苦難確實很慘,令人同情。如果她對自己的前期行為有沉痛反思和悔悟,蓋棺論定,歷史會原諒她,但她晚年一系列反常操作,讓她所受的苦難簡直白費了。我曾經對王光美在大難臨頭時維護丈夫與家人表現的勇氣,很是感動。1995年我在北京訪問著名劇作家吳祖光,見到他的夫人新鳳霞,對這位大難臨頭對右派丈夫仍不離不棄的女子深表敬佩,將她與王光美相比,說她和王光美都是感情堅貞,具中國傳統美德的兩位典型女性。但新鳳霞不同意我的看法,立即糾正我。她說文革後有次見到王光美,王光美拉住她的手說,「鳳霞,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好學生。」質樸的新鳳霞說,「她男人都被毛主席整死了,她還說這樣的話,你說壞不壞?」這令我相當意外。

王光美的神操作確實令人瞠目結舌,她竟然兩度到韶山祭拜殺夫主兇毛澤東,留下題詞「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後來還設家宴讓毛劉兩家人和解。不論出於甚麼動機,王光美這種無視社會公義的心態簡直是家天下的帝王思想,不能原諒。

毛劉權力之爭引發的十年仇殺將數億中國人拖下慘絕人寰的人間地獄:百萬千萬計的家庭家破人亡,無數人挨批鬥遭毒打被殺害,還有巨大的文化浩劫,道德的淪喪,文明的倒退,整整一代青年失去教育,前途被毀,國民經濟瀕臨破產。這一切不單是兩個夫人的戰爭,也不單是兩個主席的權力爭奪戰,而是一場讓全國國民集體墮入深淵的世紀大浩劫,是罪惡程度可比之希特拉發動世界大戰的反人類罪行,因此不是你們毛劉兩家一笑泯恩仇就可以化解的私仇。這場對全社會的犯罪,罪魁禍首毛澤東,所有幫兇,以及產生出這種滔天大罪的建制和意識形態都必須要接受歷史的清算和審判,讓正義得到伸張。

中國不是毛劉兩家的天下,文革對全國人民的犯罪,絕不能私了。

最後再比較一下兩個主席夫人,江青雖壞,但與她相比,王光美是少了一份血性,而多了一份奴性。◇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