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報業集團《讀賣新聞》8月10日報道,該社將於9月13日在東京舉辦主題為「日印合作應發揮的作用」的讀賣國際研討會,屆時將邀請印度駐日大使斯比·喬治(Sibi George)、日本原駐印大使、現任日印協會會長齊木秋隆(Akitaka Saiki)、慶應義塾大學教授細谷雄一(Yuuichi Hosoya)就外交、安保、經濟議題展開討論。
值此研討會即將召開之際,著有《印度的真面目》等著作的日本防衛大學教授伊藤徹(Toru Ito)應邀為此特別撰文,分析在美中對抗升級、中共在亞洲及世界不斷搞霸權擴張的當下,印度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國際戰略地位,以及日美印澳戰略對話(QUAD)的意義等。
西方為何與印度加强聯盟
2023年3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在印度舉辦的印度世界問題評議會(ICWA)的演講中說,對日美來説,印度是不可或缺的夥伴。何以至此?伊藤徹在文中做如下解讀:
印度是當今世界人口第一大國,GDP排名世界第5,與美日擁有共同的民主主義價值觀,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為太平洋要塞。此外,印度今非昔比,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高速增長。
中共快速崛起後,開始撼動美國的權威與世界秩序,而僅靠美國和日本已不足以應對這一挑戰。因此,需要拉進來一個與中國緊鄰且具有新興動力的大國印度。這種想法,存在於與印度的雙邊戰略關係、日美印澳戰略對話(QUAD)以及七國集團(G7)中。如今,印度已成為被G7峰會邀請的常客。
QUAD戰略對話最早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於2006年提出。其前提是:印度將中共視為威脅,基本上處於對立關係,兩國尚有沒解決的邊境問題。1962年,印度在邊境戰爭中吃了敗仗,雖然後來就邊境問題屢屢交涉,卻未能確定。因此,兩國大部份邊境不是國界,而是實際控制線(LAC),維繫至今卻未能達成共識。習近平上台後,中共軍隊侵入印度實際控制線内並逗留之舉動越來越引人注目。
中共在印度後院不斷擴大影響力
2020年6月,在印度加勒萬河谷發生了中印軍事衝突。中共士兵用棍棒襲擊印度軍人,導致20人死亡。隨後,莫迪政府禁止在印度使用中國產應用軟件,對中國在印度投資企業實施限制、進行稅務調查等。據《今日印度》2023年1月的民意調查顯示,78%的民眾支持莫迪政府的對華政策,認為會再次與中共政權爆發戰爭者佔55%。印度停止向中國記者發放和延長簽證,中共也進行了反制;到2023年6月,中印兩國在對方國家已沒有記者。印度對中共的不信任相當強烈。
再者,近年來,中共在印度後院南亞及其勢力範圍内的印度洋日益擴張經濟、政治、軍事影響力,印度對此更是倍加警惕。這一趨勢自中共的「一帶一路」實施以來更加明顯。
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將被中國掌控99年,但這不是問題的全部。在孟加拉國,大部份武器是中國製造;馬爾代夫前獨裁亞明執政時,大規模搞基礎設施建設,卻時常將印度企業和軍事援助拒之門外。對印度而言,奪回印度原本佔主導地位的地盤,是印度外交最重要的課題。
在邊界問題和中共對印度鄰國的影響兩者之間,伊藤徹認為印度對QUAD的期望重點正在轉向後者。四方對話框架不是軍事聯盟,日本、美國、澳洲這三個海洋國家也不願意捲入印中之間的陸地邊界爭端;印度很清楚四方會談將重點關注印度太平洋。
因此,印度是想讓中共知道,印度可能會更加偏向西方,從政治和外交上威懾中共。中共只對付印度一個國家會佔優勢;但如果印度與美國、日本結成真正的聯盟,中共就會感受到威脅,會儘量避免走到那一步。
廣島G7峰會決定大力支持印太
2020年11月,印度接受澳洲參加日美印的馬拉巴爾演習;2021年3月,印度宣布參加首屆四方峰會(線上)。在與中共關於撤軍以緩解緊張局勢的談判仍在繼續的同時,印度暗示將打出一張旨在加強四方對話機制的牌,看中方作何反應。
但中共沒有讓步。因此,有人對四方對話機制作為政治和外交威懾中共對印度軍事進攻的有效性產生懷疑;甚至有人擔憂,倒向QUAD會進一步激怒中共,可能加劇其對印度的軍事攻勢。
在加勒萬衝突後的軍事對峙中,美國向印度提供了中共軍隊的動向信息,並提供了冬季服裝等。伊藤徹教授認為,未來在緊急情況下,為提高印軍作戰力,美國向印度輸送武器,甚至共同開發、生產武器也有可能,但這不會在QUAD框架下進行,正如6、7月份莫迪總理訪美、法時所達成的協議那樣,只限於兩國之間。
日、美、澳充份意識到,需要針對中共在印度周邊國家的影響力進行反制。伊藤徹說,特別令人擔憂的是,中共與印太地區國家的軍事及獨裁政權勾結,建設可用於軍事用途的港口,這可能會威脅海上交通線的安全。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如斯里蘭卡,無法承擔中共的巨額債務而違約,西方世界自然會受到影響。
今年5月廣島G7峰會期間,四方領導人會議決定,未來5年將向印太地區提供超過5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持和投資,並努力加強需要處理債務問題的國家的能力。
正式重構產業鏈 擺脫中共
伊藤徹表示,在COVID-19大流行和與中共的軍事對抗中,印度對QUAD機制寄予厚望,莫迪政府也認識到這是一項緊迫任務。
儘管加勒萬衝突後印度對中共擔憂日益加劇,但2021、2022財年從中國的進口額非但沒有下降,反而創下歷史新高。這是因為,當2021年春天受到第二波病毒襲擊、醫療系統崩潰時,印度別無選擇,只能依賴中國製造的製氧機。
此外,雖然智能手機等部份電子設備已通過上調關稅和補貼在印度生產等措施,但大多半導體、顯示器、傳感器等材料和零部件仍依賴中國。
因此,莫迪政府開始認真努力建設遠離中共的供應鏈。這一點已被G7和QUAD視為最重要的問題,並正在努力解決。QUAD成立了一個聯合工作組,特別針對關鍵和新興技術的供應鏈。2022年5月,在東京舉行的QUAD峰會上,莫迪宣布(在貿易以外領域)參與拜登總統支持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並表示特別重視和期待能形成強勁的產業鏈。
似這般,印度開始認真尋求在QUAD框架内進行合作,從非軍事層面對抗中共。伊藤徹認為,這是日、美、澳、印利益最一致之所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