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最長的河流湄公河正面臨嚴重的缺水。湄公河上游的中國大壩群,正在加劇今年下游的嚴重乾旱,進一步惡化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有專家認為,水壩已經成為中共控制東南亞的事實武器,嚴重破壞和威脅該地區的生態和民生。
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兼東南亞項目主任布賴恩•艾勒(Brian Eyler),最近在華盛頓舉行的湄公河活動後發表講話說:「氣候指標表明湄公河正在發生嚴重乾旱。」他還指出,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的上游(瀾滄江)的11 座水壩將加劇乾旱狀況。
艾勒團隊營運的湄公河大壩監測項目於2020年底啟動,利用衛星和社交媒體向湄公河脆弱社區和政府通報上游大壩的影響。
湄公河委員會(MRC)秘書處行政總裁阿努拉克•迪提空(Anoulak Kittikhoun)博士在今年4月的年度會議講話中提到,過去十年湄公河旱季流量較高,但雨季汛期流量較低。這種情況在該地區被譽為「湄公河心臟」的最大湖泊洞里薩湖最為明顯。他特別強調:「去年12月,流入湄公河的流量是1995年水準的一半。」
湄公河水位在旱季較高,雨季較低,這是上游的中國水壩造成的。這些水壩在旱季放水發電,在雨季截流蓄水,人為地改變了旱季和雨季的河流水位。下游水位不正常地波動,影響到魚類遷徙、農業和運輸等。
中共瘋狂在瀾滄江上築壩
湄公河幹流全長4,800多公里。其上游中國河段2,139公里,稱為瀾滄江。出中國後的湄公河流經東南亞的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五國,是養育6,500萬人的生命線。
到2020年12月底,中共在瀾滄江主幹上興建了12座巨型水壩。美國地球之眼網站說有11座。旅居德國的著名水利專家王維洛說,他們遺忘了在西藏段扎曲上的果多水電站。除了這12座已經運轉的水庫,還有8座在建。此外,瀾滄江的上百條支流上還有85座水壩。其中,位於中國雲南省境內的全球最大的糯扎渡水壩最大壩高261.5米,總庫容237.03億立方米,僅此一座水庫,就可攔截237.03億立方米水量。
2019年1月1日這一天,有4座新修水壩同時投入使用。湄公河下游在這一年出現了嚴重乾旱,並持續了四年。
2020年是水文紀錄的湄公河最乾旱年。湄公河大壩監測器(MDM)的監測結果顯示,上游中國水庫在雨季水量充足,但下游湄公河的一些河床卻出現乾裂。
艾勒指出,湄公河水量被上游的中國大壩截流了11%。如果沒有大壩,下游不會那麼乾旱。但中共則堅稱,下游乾旱的原因是「厄爾尼諾現象」。
湄公河大壩監測機構還證實,瀾滄江最大的兩座水壩——雲南的小灣和糯扎渡水壩——截流雨季流量201億立方米。這兩座水壩事實上擁有湄公河幹流所有國家水庫總蓄水量的50%以上。
早在2010年,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泰國、老撾、越南和柬埔寨,就因湄公河水位嚴重下降,向中共提出了交涉。他們認為是瀾滄江水壩導致了下游乾旱。
但中共官方一直否認說,瀾滄江出境口年均徑流量僅佔湄公河出海口的13.5%,高壩大庫對下游「無影響」。
中共官方的說法受到專家學者的質疑。清華大學教授秦暉當時就撰文說,瀾滄江出境口的多半河段,出境流量都比14%大得多,如琅勃拉邦河段,出境水量平均佔三分之二左右。
水利專家王維洛也指出,瀾滄江徑流主要來水還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枯水期的徑流量也比較大。而湄公河因枯水期沒有降雨,特別依賴上游來水。在自然狀態下,中國出境的湄公河水到泰國清盛,在枯水期平均流量為689立方米/秒,它佔湄公河部份河段枯水季節流量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
瀾滄江水壩造成下游生態惡化
瀾滄江攜帶著冰山雪水和泥沙流入湄公河,靠著營養豐富的水和雨季沖積下來的土壤,湄公河流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漁場和稻米糧倉。
泰國和越南的水稻產量世界最高。湄公河三角洲為越南提供了50%的稻米產量和90%的稻米出口產量。現在,湄公河三角洲因為缺水,鹽鹼化越來越重,直接影響到稻米的產量。
捕撈漁業是湄公河流域國家,尤其是柬埔寨,至關重要的糧食來源。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是世界第四的內陸漁場,該湖的生態狀況是整個湄公河流域健康的風向標。2020年,湄公河沒有洪水脈衝,洞里薩湖因沒能吸足洪水而沒有擴大。官方紀錄該湖的魚類產量下降了30%,但當地漁民報告說漁獲量下降了70%。如今,湖水水位不斷下降,魚也越來越小。
由於上游水壩層層攔截,湄公河的浮游生物和泥沙等也大量減少。河水變清,導致魚類和農作物失去了豐富營養。從洞里薩湖每年大規模洄游到湄公河上游產卵的幾百種魚類受阻,一些魚種正面臨滅絕。
根據美國EOMAP衛星數據,中國糯扎渡大壩竣工後的2012 年,比2004年建立水壩前同一地點的平均濁度驟降98%,足以滿足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分類標準。而糯扎渡只是中共在上游大壩打造綠壩經濟和湖光山色的綜合水電站之一。
科學家警告說,瀾滄江上的多個水壩可能會截住流向越南三角洲的97%的沉積物。
水壩成中共控制東南亞的戰略武器
時至今日,中共沒有公開過上游水壩的泥沙等水文數據。湄公河委員會一直敞開大門,但中國不加入。
中國問題專家石山8月8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絕不會加入湄公河委員會,它從來不認可這樣包含智庫和監督性質的機構。事實上,幾乎所有國際的或者聯合國的相關河流法,比如《國際水法》之類法規,中共都不簽署。因為中共認為,所有這類水法,都對上游做出限制,它不想被限制,想怎麼用怎麼用。」
中國水壩經常無預警的限水或放水,對下游國家造成傷害。中共後來同意,上游水壩限水或者放水會提前通知下游五國,但並不總是兌現。
比如,2021年1月5日,中國景洪水電站在上游截水5天後,才通知下游將限水20天。這時湄公河水位已經被「湄公河大壩監控器」檢測到下降了1米多,對河道航運和魚群的成長會產生影響。
包括水利專家王維洛在內的一些中國學者曾尖銳指出,水壩已經成為中共控制東南亞的戰略武器。對於中共來講,掌握了上游河流的「水龍頭」,就有了一個可以影響東盟一半國家的巨大政治籌碼。
2016年3月,湄公河水量減少,越南稻米區嚴重乾旱,海水倒灌。中共破天荒放水「救災」,且放水規模超過了瀾滄江在枯水季節的流量,最多時為1,000-2,000立方米/秒,而瀾滄江當時自然流量在400立方米/秒左右。
中共的「慷慨」獲得了豐厚回報。一周之後,由中共時任總理李克強倡導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領導人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中共將投資、貸款以及「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捆綁在一起,在東南亞進一步推行「一帶一路」。下游飢渴的五國在獲得超量的「補水」後,與中共簽署了瀾-湄協議。
石山說,自從中共主導的「瀾-湄合作」開始後,中共對東南亞開始轉向進攻政策,誰跟它關係好,它就給錢投資,多通報一些上游水壩蓄水放水的信息,否則就不發通報。這個政治槓桿對部份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明顯的作用。柬埔寨就是一個例子,它讓中共建軍港。
2010-2017年間,靠近南海與馬六甲海峽的雲壤軍港,一直是柬埔寨與美軍進行聯合訓練與海軍演習的地點。但在2017年,柬埔寨突然宣布中斷柬美合作,轉而與中共深耕。該軍港經中共派人疏浚後,有望成為可停放航空母艦的深水港。被認為是中共立足南海、甚至讓中共軍隊能覆蓋、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