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人類之間的關係似乎一直就是對立的,特別是在一些城市,如紐約、巴黎等,大量繁殖的老鼠給環境帶來破壞,也增加了鼠疫的風險。而人們不管採取甚麼方式捕殺都對這個地下大軍難以奏效,巴黎市長不得不宣布與老鼠共存。但科學家們最近在老鼠身上發現的一種「信息素」似乎給減少鼠患帶來新的希望。

日本東京大學、德國馬德堡大學(Otto-von-Guericke-Universität Magdeburg)等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發現老鼠能從體內釋放出一種可讓其平靜下來的信息素,而這種信息素也能傳遞給其同類,這或許使捕捉這些機敏的小東西變得容易一些。該研究成果6月20日發表在《iScience》雜誌上。

在動物界,包括昆蟲,都依靠信息素給同類傳遞各種信息,告知同伴這裏有食物或危險等。而老鼠也同樣使用信息素傳遞壓力狀態。例如,緊張的老鼠會釋放4-甲基戊醛和己醛的混合物,作為「報警信息素」的主要成份,它會引起其它老鼠焦慮或警覺。平靜的老鼠,可以依靠身上的訊息素,讓受驚嚇的老鼠平靜下來。但人們一直不清楚是哪種化學物質在起作用。

研究團隊開始在褐鼠(Rattusnorvegicus)身上尋找答案,因為褐鼠是實驗室和城市中常見動物, 經常在互動研究中被作為代替人類的角色。他們小心翼翼地麻醉了一隻平靜的實驗老鼠,防止它因接觸人類導致壓力過大,產生驚慌失措的情緒。等實驗鼠沉睡後,他們再利用水去採集老鼠體內釋放的46種化合物。

經過篩選,研究人員從這46種化合物中選出4種有用的化學物進行分析,最終發現放鬆的老鼠會在頭部和頸部釋放一種化學物質2-甲基丁酸(2-MB)。

實驗老鼠在接收到2-MB後,掌控主嗅覺的前嗅核(AOP)的後複合體,會抑制大腦中的杏仁核(LA)和下丘腦室旁核(PVN),並激活杏仁核外側細胞團(ITCL),讓老鼠感到放鬆,因此他們將其定名為「安撫信息素」。

鑑於實驗室老鼠和野生褐鼠是同一種類,研究人員對野生褐鼠釋放2-MB,發現也能減緩它們的恐懼反應,使它們不再迴避不熟悉的新事物(恐新症)。於是,研究人員製做出含有2-MB的誘餌,對生活在田野中的野生褐鼠進行實際測試。結果發現,老鼠們會優先吃掉含有2-MB誘餌。

另外,他們從老鼠的頸部和頭部沾取含有2-MB氣味的水,分別進行2倍稀釋,發現實驗老鼠只能接收到從頸部提取的2-MB氣味,這說明了老鼠頸部散發的2-MB氣味更為強烈。但2-MB的作用是否透過老鼠主嗅覺系統傳播,仍需有更明確的方式去驗證。

東京大學獸醫動物行為學實驗室副教授清川靖(Yasushi Kiyokawa)對東京大學表示,「合成的2-MB 減少了老鼠們對於新奇事物的恐懼(恐新症),這個發現很重要,因為城市老鼠存在恐新症,使得製作有效的陷阱十分困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