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印象中的大澳漁村,總離不開行山、街頭美食、看白海豚和日落美景,事實上,隱藏在這座百年漁村背後的還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幾乎每月都有的神誕、節慶活動凝聚大澳人。日益式微的漁民手工技藝,鮮有外人了解當中的傳統智慧。香港科技大學近年開展的「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設立「大澳漁家影像館」,深入漁民生活,拍攝微紀錄片展現漁民文化,將漁民社區的特色與眾人分享。

「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深入漁民生活,鼓勵民眾拍攝微紀錄片展現漁民文化。(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深入漁民生活,鼓勵民眾拍攝微紀錄片展現漁民文化。(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漫步大澳街頭,一陣陣鹹鮮味飄來,隨處可見晾曬鹹蛋黃、鹹魚的景象,成為大澳一道獨特的風景。昔日的大澳是香港四大漁港之一,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初年,全盛時期人口多達三、四萬,大澳有500多艘漁船、30多間漁商,全年不同的月份都有不同的魚類漁季,漁產量佔全港的四份之一。大澳臨近珠江口,又靠近澳門,出產的黃花魚、慈魚最為知名。此外,漁民還會以拖網的方式捕撈梅蝦,製作新鮮蝦醬。大澳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環境,有優良的海灣水道作為船隻的避風塘,成為停泊漁船、補給維修的理想地點。

大澳漁民在示範撒網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在示範撒網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可惜隨著珠江口的漁場資源枯竭,自1950年代起,漁業開始式微,到80年代,漁船總數目已下降至108艘,步入2000年,大澳的多數漁船轉為旅遊觀光用途,一度風光的漁業已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張兆和(左三)在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典禮期間發言。(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張兆和(左三)在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典禮期間發言。(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不忍漁村民俗湮沒 用鏡頭拯救漁民文化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張兆和博士,對大澳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修讀本科期間,曾擔任日本研究隊的助理,到大澳進行研究,畢業論文以大澳漁業為題。畢業後,他曾在大澳永助小學任教兩年,當地如畫的風光和淳樸的風土民情深深感動了他。自1980年代起,他就開始在大澳展開田野研究,至今仍然孜孜不倦,多年來深入走訪漁民社區,考察當地的歷史、節慶及文化習俗。

今年年初,在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的原址後方,全新「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今年年初,在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的原址後方,全新「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今年年初,在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的原址後方,全新「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展出漁民用具、新製作的棚屋與漁船模型、龍舟模型等,給予公眾了解昔日漁民生活。

「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現場。(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家影像館」開幕現場。(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張教授認為,如今設立的「大澳漁家影像館」並非一人的功勞,而是一項集體創作的結晶,是鄉委會、地區組織、大澳居民和一些青年藝術家多元協作的成果。「『大澳漁家影像館』的空間很有限,怎樣利用那麼小的空間展現那麼大的課題呢?我們有一些模型,有一部份實物,再多也放不下了,我就想用一個比較寬的影象概念,可以引導人去思考館外的世界,播放紀錄片,並設有虛擬實境,將大澳的新基大橋、棚屋、河涌的景象延伸給參觀者看。」

「大澳漁家影像館」雖然空間不大,但可以透過影像進行更大的延伸。(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家影像館」雖然空間不大,但可以透過影像進行更大的延伸。(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張教授表示,善用如今的高科技,可以將展館的空間延伸,展出更加豐富的內容:「現在人人都有手機,拍攝變得很容易,只要掌握基本的拍攝、剪輯技能,人人都能夠做紀錄片,做好的影片就在這個展館輪流播放,定期更新不同的影片,讓參觀者每次來欣賞都有新鮮感。」

「大澳漁家影像館」當中設有不少棚屋、漁船的模型。(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家影像館」當中設有不少棚屋、漁船的模型。(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家影像館」外的龍舟模型,龍身由製作蝦醬的膠桶設計。(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家影像館」外的龍舟模型,龍身由製作蝦醬的膠桶設計。(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除了一般人認知的端午龍舟遊涌外,大澳至今仍存在不少神誕與節日活動,如黃曆正月有福德宮、創龍社相繼慶祝土地誕;二月有半路棚土地廟土地誕和洪聖誕;三月有海神誕、大澳新邨天后廟天后誕和龍巖寺朱大仙醮;四月有汾流天后廟的天后誕;六月的侯王誕、關帝誕和觀音誕;七月有盂蘭節;以及九月底的華光誕。張教授相信,這些活動都是屬於大澳社區重要的民間文化,維繫著大澳村民的感情,可以透過這些活動深入了解漁民文化的特色:「我們啟動了微紀錄片製作計劃,透過網上課堂、實地練習及分組選題、實地訪問及拍攝、紀錄片編輯製作和放映等培訓和實踐,可以推動以社區主體和跨代爲本的文物保育工作。」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招募學員前來拍攝微紀錄片。(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招募學員前來拍攝微紀錄片。(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張教授以去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拍攝活動為例,參與者搭乘小艇,拍攝特有的「遊水陸」儀式,記錄村民在舢舨上化寶和撒衣紙、水飯等等,了解大澳盂蘭節的特色,並製作成微紀錄片,安排在影像館內播放。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招募學員前來拍攝微紀錄片。(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大澳漁民社區歷史保育計劃」招募學員前來拍攝微紀錄片。(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參與拍攝計劃的學員合影。(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2022年黃曆七月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期間參與拍攝計劃的學員合影。(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特色工作坊傳遞文化保育訊息 盼成為可持續活動

「你知道為甚麼大澳生產那麼多鹹蛋黃嗎?其實鹹蛋黃並不是漁民最需要的東西,他們要的是鹹蛋的蛋白,用來染在麻繩織造的漁網上,透過蒸熱晾乾後,成爲保護層,使漁網堅實耐用,剩下的鹹蛋黃就取出晾曬成為加工食物。」張教授一語道破大澳「鹹蛋黃」的由來,也從中體現了漁民的傳統智慧,運用天然的物料作為漁網的保護層。

大澳漁民生產的鹹蛋黃只是他們的副業。(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生產的鹹蛋黃只是他們的副業。(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示範用鹹蛋的蛋白染網的方法。(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示範用鹹蛋的蛋白染網的方法。(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在今年的元宵節期間,在大澳漁家影像館舉行了一次微紀錄片工作坊,活動由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主辦,大澳文化協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辦。主辦單位邀請漁民長者講解示範大澳漁業的生產技術,介紹當時的「扒艇」圍網捕魚和「大尾艇」刺網捕魚的方式。另外漁民還示範織網、用鹹蛋的蛋白染網以及醃製鹹魚的過程,參加者用手機拍攝記錄,再學習製作成短片。

大澳漁民講解昔日捕魚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講解昔日捕魚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張教授認為是次活動啟動了一個很好的開端,他希望透過活動建立起老漁民的信心:「雖然漁業式微了,老漁民不再出海捕魚,但是可以透過他們親身的示範、講解,給年青一輩拍片,建立起長者的信心,讓他們有一些自豪感,原來他們過去的經歷是那麼有意思的。我還希望不單只是依靠政府基金的資助,未來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項目結束後,這個影像館若能留下來,還可以繼續舉辦活動,也可以透過收費的形式給予遊人前來進行工作坊體驗,這樣一方面能承傳傳統工藝,另一方面是一種可持續的形式,帶給本地人經濟效益,就可以步入良性循環。」◇

大澳漁民講解昔日漁業相關的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大澳漁民講解昔日漁業相關的技術。(大澳漁家影像館提供)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