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東西方文獻,都發現薑黃有很多好處,包括抗發炎、預防心血管疾病、防失智、防癌症、抗抑鬱、改善膚質等。特別在疫情期間,提升自身免疫力更成為抵抗病毒的重點,台灣扶原中醫診所醫師郭大維分享,如何透過薑黃增強免疫力,以及哪九類族群適合吃薑黃?
薑黃與薑皆為藥食兩用的植物,二者有何不同?薑屬薑科薑屬植物,是家中常用佐料,可增味、去腥、去寒,是溫補養身的常見佳品。而薑黃為薑科薑黃屬植物,是咖哩的主要原料,薑黃為天然的抗氧化劑,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適量食用具有保健效果。
從中醫的分類來看,薑味辛,在入藥時歸於調理肺、脾、胃三個經絡,可以溫暖脾胃,應用在腹瀉、月經血塊、月經寒痛、反胃、頭暈噁心等病症。薑黃亦屬辛,略帶有苦味,歸於肝、脾兩經絡,在中醫上多用於活絡血液循環、止痛、疏通經絡,改善人體氣體循環,應用在關節痛、經痛、手痛等症狀。
中醫發現,人體有一個「經絡」系統,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它們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兩種物質循環運行,維持各組織器官的平衡和穩定。當身體出現氣血不平衡或不足時,可能會出現疾病或其它情況。
人體有12條主要經脈對應12個臟腑,從這些臟腑進一步循環到手、足、頭、面。經絡不通,就會影響物質的運行,使「邪氣」或「病氣」(引起疾病的各種因素)侵入,人體就會出現異常;而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疾病就會被治癒。
薑黃能提升免疫力 改善染疫症狀
至今有關薑黃的研究報告,已經接近7萬篇。 2017年發表在Foods期刊的研究證實薑黃中的薑黃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功效。2019年發表在Nutrients期刊上的研究表明,薑黃素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能夠預防癌症。類薑黃素和薑黃產品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認定為安全。
2021年至2022年,許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有關薑黃素對COVID-19病毒治療的研究結果。在臨床研究中發現, 確診的輕症與重症患者在使用薑黃素治療後,可以有效改善發燒、咳嗽、呼吸困難與肌肉酸痛等症狀,並可以維持患者較佳的血氧濃度,使用薑黃素治療的確診患者的肺纖維化問題和住院時間也顯著減少。相關研究也發現,使用薑黃素進行治療的患者,其死亡率也較未使用薑黃素者降低。 此外,因為確診而產生味覺和嗅覺障礙的患者,也因使用薑黃進行治療後,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因此許多研究學者建議,薑黃素可以被納入對確診患者的輔助治療方案。
九類型人適合吃薑黃
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薑黃能夠提升免疫力,抗病毒,也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郭大維建議,以下九種類型的人最適合食用薑黃。
1.熬夜讀書的學生族
2.加班熬夜的上班族
3.關節慢性發炎疼痛的人
4.三高族群
5.餐餐外食的人
6.需要解酒的人
7.想要增加身體新陳代謝的人
8.體重過重者
9.體脂肪過高者
六種族群不宜服用薑黃
另外,由於薑黃具有活血行氣的作用,以及會刺激胃粘膜細胞,因此以下六種體質或族群的人,不適合食用薑黃。
1.胃炎、胃潰瘍、胃酸倒流患者
2.肝炎、糖尿病、膽結石、膽道功能異常、草酸鈣結石、血壓不穩等疾病患者
3.月經期間、剛手術後者
4.具凝血障礙或服用抗凝血藥者
5.缺鐵性貧血者
6.孕婦或哺乳期婦女
郭大維建議,若已患有疾病者,一定要諮詢醫師建議,不應以保健偏方取代正規治療,以免病情惡化。如果不確定自身體質,可於看診時諮詢醫師的建議。
雖然薑黃好處很多,但因具有低細胞毒性,不宜使用過度。依照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薑黃素作為食品添加劑,每日可接受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食用0至3毫克。
如何增加薑黃素吸收率
一般市面看到的薑黃粉,是薑黃磨成粉再乾燥後的產品,但是薑黃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於由薑黃提煉出的薑黃素。一般薑黃粉只含有約2%至5%的薑黃素,但卻不容易被人體吸收,郭大維建議透過以下方法,可以增加薑黃素的吸收。
1.用油炒出營養:薑黃素與維他命A、D、E、K屬於脂溶性,用油煎炒有利於薑黃內的營養釋放出來。
2.搭配牛奶蜂蜜:全脂牛奶500ml為底、薑黃粉1.5茶匙、肉桂粉0.5茶匙、蜂蜜(或楓糖)0.5茶匙、黑胡椒少許,可幫助睡眠,起到舒壓作用。
3.椒鹽薑飯:薑黄粉少許、鹽、黑楜椒顆粒、香菇粉少許、醬油少許。將各式調味料與白飯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4.需長期、持續攝取:很多研究都指出,薑黃素最終吸收率不到1%,因此郭大維建議,食用薑黃需要長時間、持續性攝取,才能達到所需要的用量。
郭大維提醒,有些人在晚上或睡前食用薑黃,會有睡不著的情況,因此建議白天食用,人體在白天代謝較快,白天補充更好。
選購薑黃四原則
如何選購薑黃粉,郭大維建議以下幾個選擇標準。
1.添加胡椒鹼,提升薑黃素吸收度。
薑黃素是脂溶性,不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建議與脂肪或胡椒鹼一起攝取,可以提高薑黃素吸收率。研究發現黑胡椒中的胡椒鹼,可令薑黃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2000%。
2.薑黃素濃度高於90%以上,含量至少150毫克。
市售的產品有薑黃粉膠囊,實際上的薑黃素含量只有1%至5% 。應選擇薑黃素超過90%以上的產品,薑黃素含量至少150毫克,才有真正抗發炎、促進代謝等效果。
3.了解是否有研究數據可證實且能佐證其功效。
市面上的薑黃產品很多,因為薑黃素在人體停留期短,若想加強吸收效果,建議選擇附有國際標章、專利、安全檢驗、國際文獻、臨床數據等,才能保證真正攝入有效的薑黃素。
4.選擇薑黃素而非薑黃粉。
由於薑黃粉中只含有約2%至5%的薑黃素,因此建議購買直接含有活性成分薑黃素的產品。@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