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薑黃成為健康養生界的「明星」,但你知道嗎?過量攝取薑黃素可能導致肝臟受損,引發炎症。

想讓薑黃吸收效果加倍又安全?台灣中醫師、懷生堂第五代傳人張維鈞在《健康1+1》節目中分享3種食材搭配,並推薦了一款護腦秘方,教你吃對薑黃,守護肝臟健康!

3種搭配增加薑黃吸收率

1、黑胡椒

薑黃素有助於維持健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功效,但卻有人體吸收率差、生物利用率低的缺點。研究發現,薑黃素與胡椒鹼(黑胡椒主要的活性成份)一同攝取,能顯著增加薑黃素生物利用率。

但張維鈞提醒,薑黃和黑胡椒的刺激性都比較大,容易產生副作用。他建議食用方法是:薑黃粉和黑胡椒粉等比例混合,在飯後馬上吃1克,比較不刺激胃。痔瘡易腫痛出血者和便秘者不宜食用。

2、洋蔥

薑黃和洋蔥一起吃,可以大幅提高抗氧化作用。洋蔥中含有槲皮素等抗氧化劑,也有抗癌作用。有研究發現,薑黃素加槲皮素可以減少大腸瘜肉,從而預防大腸癌。

3、油脂

薑黃素不溶於水,但能溶於油脂,因此與油脂一起食用能提升其吸收率。例如,咖哩雞肉是一道經典搭配,雞肉中的油脂能有效幫助人體吸收薑黃素。

張維鈞還推薦了一款簡單又美味的東南亞風味薑黃飯:

材料:

米200克、水200㏄、椰漿3大匙、橄欖油1大匙、蒜片4克、香茅4根、薑黃粉1茶匙

做法:

1、米洗淨,泡水15分鐘,瀝乾。

2、香茅剝去外殼,取根部1/4處拍扁,備用。

3、電鍋內鍋中,倒入瀝乾的米,加入橄欖油、蒜片、薑黃粉和香茅。再加入水和椰漿。

4、放入電子鍋中煮熟即可。

五代中醫薑黃護腦秘方

薑黃豆漿

材料和做法:

每天早上一杯有機豆漿(1馬克杯約450cc),加入1克薑黃粉,攪拌均勻飲用。也可額外再加兩湯匙大豆卵磷脂,增加效果。

適合對象:

記憶力減退、表達能力下降、短期記憶變差、學習力變差者

張維鈞說,現代人常常攝取太多的糖份和壞油脂,造成大腦神經發炎,大腦會慢慢萎縮和退化。研究發現,薑黃素具有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抑制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樣斑塊生成,被認為有治療柏金遜症、阿茲海默症的潛力。

緊急時薑黃的3大作用

1、抗發炎

薑黃具有顯著的抗發炎作用,可有效緩解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腕隧道症候群等發炎症狀。有研究發現,膝關節炎患者每日三次服用500mg的薑黃素膠囊後,膝蓋疼痛明顯減輕,效果與非類固醇抗炎藥雙氯芬酸類似,但服用薑黃素的患者出現的副作用較少,不需要服用胃藥。

張維鈞分享,當因飲食不當引發某些身體部位不適或疼痛時,他會服用一點薑黃素,通常能快速緩解症狀。這是因為薑黃具有抗發炎特性,且與消炎藥不同,薑黃不僅不傷胃,還具有保護胃黏膜的效果。

2、抗過敏

對於過敏體質者,當突發過敏反應時,適量服用薑黃粉可以應急。研究發現,薑黃素具有高效免疫調節作用,對多種過敏性疾病有治療作用。

3.、抑制念珠菌

研究發現,薑黃素對抑制念珠菌感染有一定效果。張維鈞指,如果白帶呈豆腐渣狀,多數為念珠菌感染的表現,此時服用薑黃粉能有效抑制念珠菌,減少白帶的產生。

此外,針對因甜食過量導致的念珠菌感染,最好的方法是少吃甜食。如果吃薑黃無法緩解白帶增多,可能是由於壓力過大或睡眠不足所致,此時應學習放鬆,增加休息時間。

薑黃的其它健康益處

1、預防血栓

研究發現,薑黃中的有效成份薑黃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及血栓。

2、改善脂肪肝

薑黃素有護肝作用。研究發現,薑黃素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防止肝損傷和脂肪肝。

3、促進膽汁分泌

對於飲食比較清淡的人來說,攝取油脂太少,可能導致膽汁分泌不足,損害膽囊功能。研究發現,薑黃素有助防止膽汁淤積及膽管發炎。

4、改善胰島素阻抗

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之一並非胰島素不足,而是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即胰島素阻抗)。研究發現,薑黃素有助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控制血糖。

5、保護胃黏膜

研究發現,薑黃素對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如阿司匹林)引起的胃黏膜損傷、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損傷均有保護作用。

吃多薑黃傷肝 別超安全劑量

一項研究提到,在美國,薑黃引起的肝臟損傷似乎正在增加,在2011年至2022年間有10宗與薑黃有關的肝損傷案例,當中一名患者死亡。研究人員也發現,這10名患者當中,7人帶有一種特定的基因,導致他們對薑黃的成份——多酚敏感;3人將薑黃成份與黑胡椒成份共同使用,提升薑黃素的利用率,但也可能加劇了肝臟的負擔。(相關報道:【健康1+1】超級食物薑黃竟傷肝?醫師:十症狀要警惕

張維鈞表示,薑黃素在安全劑量內有保肝護肝的作用,只有超過安全劑量且長期服用才會傷肝。他建議攝取薑黃或薑黃素控制在以下劑量:

薑黃素:0~3毫克 (mg) /公斤 (kg)

例如,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80毫克以內。

薑黃粉:成人一天3克

中醫如何理解薑黃吃多會損傷肝臟的現象?張維鈞解釋,依據中醫理論,人體內有陰和陽兩股氣互相保持平衡,才能維持健康;陽氣是溫暖的能量,如果常吃寒性食物或冷飲會損傷陽氣,造成身體虛寒、無力;陰氣是寒冷濕潤的能量,若常吃薑黃、黑胡椒等燥熱食物則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相對陽氣就會亢盛,造成口渴、失眠、便秘現象。

張維鈞續指,肝臟是人體最大的陰氣來源,一旦燥熱食物吃多了,肝火會變大,肝臟也跟著受損。雖然黑胡椒會增強薑黃素的吸收,但薑黃和黑胡椒都屬於燥熱物,如果長期或高劑量服用,陰氣會損失特別厲害,造成肝臟發炎。

同時,他提醒長期攝取薑黃的人,如果出現以下肝受損的症狀,應立即停止服用並尋求醫療建議:皮膚或眼睛發黃、深色尿液、噁心、嘔吐、異常疲倦、虛弱、胃或腹部脹悶脹痛、食慾不振。

八類人吃薑黃需謹慎

此外,以下人士在服用薑黃素或大量吃薑黃時須額外小心,應先諮詢醫師:

1、服用抗擬血劑者:薑黃素可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出血風險。

2、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藥的病人,若併用高劑量薑黃素,可能導致低血糖。

3、孕婦、哺乳婦女:薑黃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或影響妊娠。

4、膽結石或膽道功能異常者:薑黃可能促進膽汁分泌,對膽結石或膽道功能異常者可能引發不良反應。

5、腎結石(草酸鈣結石)者、腎功能不全者:薑黃中含有草酸,可能加重草酸鈣結石的風險

6、缺鐵者:薑黃可能影響鐵的吸收,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謹慎。

7、需使用免疫抑制劑者:薑黃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可能干擾免疫抑制劑的效果

8、手術後患者、服用多項藥品者:薑黃可能增加出血風險或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