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來到英國才短短數個月,我已在4所中學任職代課老師或是教學助理。由於學校盡用人才,我每天須輔助正職老師5、6課堂,每堂約1小時。因此很多機會暗中評審當地老師的教學方法。

尤記得我進修教學法時,主修教授化學科的同學只有十多人,講師對我們的要求嚴格。考核我們教學質素時必須包括:吸引學生的技巧、評估學生掌握內容、啟發思維、及管理課堂秩序等等。香港中文大學對老師培訓認真,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英國我任教的學校屬第3及4組別(共有4個組別),大都是學業能力偏低的學生。以為老師會有創新秘笈啟發他們?答案是令人失望。他們會依著講義教授,然後提問學生。接著大半時間是讓學生做堂課,重溫剛才講解的內容。一小時的課堂還須每堂點名,學生沒有固定的課室,每課節之間須移動至另一課室。學生實際學習的新知識有限。

同時理科概念抽象,老師只顯示書本的圖片作講解,鮮有添加生活應用例子或是顯示具體模型。例如:Year7 (等於中一)科學課堂上講解「力學」,電力、磁力和地心吸力多是學生所忽略的。由於它們是看不見,香港老師多以「靜電吸引紙碎」、「磁石吸引萬子夾」及「拋出顏色波」實物來闡述以上3種力學。這裏老師只在螢幕顯示有關圖片,而且不是動畫,感覺納悶得多。

教授資料的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當地老師偶爾講解錯誤,事後也沒有糾正。某老師稱電力、磁力是「接觸性」因為學生認為接觸電源便觸電,磁石吸引鐵釘便互相接觸了。老師沒有定義何謂「接觸性」和「非接觸性」力學,使學生產生誤解。他的教學欠缺專業與認真。這不是個別事件,粗略估計科學堂老師教授知識的錯誤率為5個百分比。香港老師絕不能接受這些錯誤。

此外,老師硬要學生死記「力量」的單位(即Newton),不顯示實驗室量度「力」的儀器,又不讓學生感受10N與20N的分別。在香港有關的實驗多的是。

以前認為未曾接受西方教育是一種遺憾,現在感恩我曾在香港接受優良的教育。@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