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下圍棋的人,都愛追求技藝和人生品味,尋求一種修身養性的道德境界。但是,不管是哪一派,都有其「制勝之道」。
深受皇族平民喜愛
關於一個有趣的歷史故事。汴梁,大宋皇宮內,宋太宗正在和待詔賈元對弈下棋。跟皇帝下棋可不容易,贏了輸了都不是小事,都有許多的顧慮。太宗和賈元下棋,常常讓賈元三手,而賈元經常輸一子。為甚麼?輸多了,讓皇上看出來自己故意輸棋,落個欺君之罪就麻煩了,輸一兩個子,皇帝不但高興,也不會顯得自己水平太低。
但時間長了,太宗還是覺得不對勁,於是有一次和賈元說:「此局你再輸,就打你板子。」結果下完滿局,不輸不贏,不生不死,剛剛平局。太宗笑著說:「你真的好詐,再圍一局,你勝就賞賜緋色官服,輸了就把你扔進泥潭裏。」棋下完了,結果還是不輸不贏,不生不死。太宗故意狠心地說:「朕已經讓你一手,現在這是個平局,那就是你輸了。來人,把他扔進泥潭裏。」賈元急忙大呼:「皇上,我手裏還有一子沒有算上。」太宗於是大笑,賞賜賈元一件緋色官服。
估計太宗心裏也明白,自己的棋藝雖不算頂尖但也有些水平,賈元能控制棋局,想贏就贏,想輸就輸,甚至贏多少、輸多少都能如意把握,這棋藝著實不一般,確實令人佩服。
事實上,下圍棋確實看似簡單卻內含大智慧。它在一個縱橫交錯的正方形棋盤上,通過黑白二色棋子的對弈,將藝術、易理、謀略和智慧融為一體。所以歷朝歷代,一直深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以及普通百姓的喜愛。
而這些下圍棋的人,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競技派,一種是證道派。競技派一般都注重下棋技藝的手法和風格,目標是力求勝算得勝局,如同稱王稱霸。證道派一般是追求一種人生品味,尋求一種修身養性的道德境界,把勝負視為兵家常事,超脫其中,自得其樂。但是,不管是哪一派,都有其「制勝之道」。
精算之道
唐朝有一位非常知名的僧人「一行」,他就是發明唐朝「大衍曆」曆法的人。他從小就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而且精通曆象、陰陽、五行和數學運算。一行本來也不會下圍棋,也沒有學過。一次,他到唐朝大臣張說家裏,觀看當時的棋聖王積薪與他人的對弈。才看完一局,一行提出要和王積薪對弈。大家心中詫異,他從沒下過圍棋,連入門都不算的人就要挑戰棋聖?而王積薪,倒也很謙和,同意與一行對弈。結果兩人竟然是不相上下。當時,眾人都感吃驚。一行就笑著對他們說:「這僅僅是爭先而已。如果下棋時能夠留心使用貧僧編寫的四句乘除法則,則人人為國手了。」
這樣看來,一個圍棋高手,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就是精算。像南宋的圍棋高手劉仲甫,他就能夠在落子之後,計算後面二十手。現在的許多圍棋高手都是對此有系統的訓練。
沈括在他的著名筆記《夢溪筆談》中記載道,當時僧人一行幾乎窮盡圍棋局數。沈括自己也嘗試計算,窮盡整個棋盤的三百六十一路,發現變局的總數,大致要書寫四十三個「萬」字,換成阿拉伯數字,後面可要寫無數個「0」字。可說是:「人生如圍棋,千古無同局。」
當然,制勝之道除了要懂得精算,還需要有實戰經驗的淬鍊。像清初棋聖黃龍士,他的棋藝可謂出神入化。他手下有許多高徒,其中一位名叫徐星友。當徐星友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卻很難再進階成一流高手。黃龍士為了進一步提升他的棋力,師徒倆人下了十局棋,這十局雙方盡智竭力,嘔心瀝血,十局成績幾乎對半。自此,徐星友心智大開,棋藝大增,又經3年磨練,成為當朝第一國手。而這十局驚天地泣鬼神的古棋局,則被後人稱為《血淚篇》,也稱「血淚十局」。
不過到現今的時代,精算的能力,已經被人工智能AI所佔領了。許多圍棋電腦軟件蓬勃發展,大數據的運算能力更加強大,它們不但計算棋局數,還在專家的規劃下,不斷的記錄全世界棋手們對弈的棋譜,增加了對棋譜和棋風的分析能力。一般水平的圍棋愛好者是很難挑戰人工智能的精算能力的。
圍棋與精靈兵道
要說制勝之道,當然還得談談兵法。圍棋與兵道兵法的關係,最出名的是宋朝張擬撰寫的《棋經》,他分為十三篇,和孫武的《孫子兵法》十三篇遙遙相映。甚至兩者還有一篇是同名的,叫做「虛實」篇。虛虛實實,兵不厭詐。
上古黃帝曾經得到九天玄女傳授的兵法,打敗蚩尤。而圍棋則有個極為精靈的故事,也與兵法有關。
《太平廣記》有一則故事。唐朝晚期有一位名叫馬舉的節度使,鎮守淮南一帶。有人進獻了一套圍棋用具,上面用漂亮的珠玉裝飾,非常精美。馬舉愛棋,當場付錢千萬買下了。沒想到,沒過幾天,這套圍棋用具竟然失蹤了,命人到處找也找不到。恰好此時,來了個老頭,拄著拐杖求見。見面之後,那老頭也不甚客氣,和馬舉滔滔不絕地講兵法。他說:「先以法治兵,兵治而後將校精,將校精而後士卒勇。」老頭談得頭頭是道。馬舉也驚異不已,心裏覺得他肯定不是一般的人,於是虛心請教老頭:「先生何許人也?為何學問如此高深?」老頭說:「老朽乃是南山木強之人,屢經戰事,所以知道一點。」說罷,老頭準備告辭了。但馬舉覺得,好不容易來了個懂兵法的高人,應該把他留下來慢慢請教。於是,馬舉當場請求老頭留在府上休息。當晚,馬舉回想老頭所談到的兵法,越想越覺得太精妙了,需要再仔細談談,於是就令人去請老頭過來。誰知,老人歇息的房間內空無一人,而那套圍棋用具卻在屋內。馬舉心中非常詫異,他暗自猜測,或許那老頭就是這棋具幻化而成的。而後人則依據這個典故,把圍棋稱為「木強者」。
可以推測的是,如果圍棋精靈能夠講解兵法,神仙能夠傳授兵法給像黃帝這樣有德之人,也有道理。
明代有人輯錄圍棋古譜成書,取名《仙機武庫》。董中行在書中寫了篇序,說道:「棋乎?仙乎?非鏡於至精,達於至變,而入於至神者,孰知其機乎?」這正暗示,更高級的兵法應該是來自仙人和神界吧?
圍棋與神奇之夢
之前提到,唐朝有個棋聖名叫王積薪。他的成聖之道可是非同尋常的。他早年夢見青龍吐出《棋經》九卷,傳授給自己,從此王積薪棋藝大精,進步神速。後來他打遍天下無敵手,成為唐玄宗時代的第一國手。安史兵亂時,王積薪又來到蜀地,得到隱居的蜀山孤姥的指點,棋藝更進一步。
而像王積薪這樣因為一場夢而棋藝大增的,還有唐僖宗。小時的唐僖宗,被封為普王,本來不曉下棋,一日做夢,夢中有人傳授他《棋經》三卷,並讓他焚燒之後吞下。醒來之後,他便無師自通,開始會下棋了,而且還是不一般的水平。後來他繼位唐皇,自己卻肆無忌憚地遊樂,喜歡鬥雞、賭鵝、騎射、擊劍、音樂和圍棋等。唐僖宗在位時期,因為不知整頓朝政,不懂關心民生,致使天下大亂,亂軍四起,唐朝徹底走入衰敗。
看來圍棋的制勝之道,也可以由神仙通過做夢傳給人的。只不過,善人用之,拿來積德行善;惡人用之,拿來荒廢事業。還有一個別具特色的圍棋夢的故事。宋朝有一戶胡姓人家,祖父和父親都喜愛圍棋,每天都有人到胡家談棋論藝。有一天,胡家父親的妻子晚上做夢,忽然驚醒,別人就問她:「怎麼啦?還好吧?」這位妻子說:「做了個夢,夢見自己吞下一枚枯棋。」大家都笑了,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天天有人到家裏談棋論藝,會做這樣的夢也不稀奇。
不久,這位胡家妻子生下兒子,取名胡卓明。到卓明7、8歲的時候,他看到祖父和客人對弈,卓明忽然從旁邊指著說:「公公,這一步棋下錯了。」祖父不理睬他,繼續和客人下棋。很快,祖父輸了,心中不快,就惱怒地對卓明說:「小子,你怎麼知道的?」就把棋盤和棋子推給他。胡卓明雖然年紀小,但一點也不怯場,伸手落子,和客人下了幾手,結果贏了。祖父一看,大為吃驚,於是也和孫子對弈起來。這樣連下數日,胡卓明竟然能夠和祖父匹敵。到胡卓明10多歲的時候,四方都有愛圍棋者與之相爭高下,沒有不落敗給他,令他一時名聲遠揚。
胡卓明母親的那個夢,是不是在暗示胡卓明是一枚會下棋的棋子轉生的呢?
陸象山的河圖神悟
陸象山,就是南宋儒家心學大師陸九淵,因為後人尊稱他為「象山先生」,故稱他為「陸象山」。他少年時經常去南宋都城臨安市集店舖裏觀棋,一連看好多天。其中一位圍棋高手也看見他了,就說:「官人日日來看,必是高手,願求教一局。」陸象山答道:「我不會啊。」就拒絕了。3天後,陸象山又來了,但他只是買一套棋具,拿回去懸掛在室內牆壁上。陸象山連續兩天,躺著仰視這棋盤,忽然悟到:「這就是《河圖》數理啊。」陸象山起身再去臨安市集找到那位圍棋高手,和他對弈起來。結果,陸象山連勝兩局。那位高手起身稱謝說:「某人本是臨安第一棋手,凡是來和我對弈的,都要饒他一手。今天官人的棋力,反而是先饒我一手。官人真的是天下無敵手了。」陸象山就笑著離去了。
以棋悟理,依理照圖,由圖成技,運技勝算。這個故事在圍棋界傳為美談。精通易學,參悟河圖洛書,也能夠增進棋藝,成為制勝高手,可謂神妙無窮。
自勝勝人 孤獨求敗
看過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裏面有一位武俠高手周伯通,他會左右互搏術,左手和右手互相較量,可用不同拳術對打。
圍棋史上也有此等高人,左手對弈右手,如同孤獨求敗。明末清初散文家魏禧曾記載黃在龍的「獨弈」傳奇。黃在龍很少和別人對弈,經常自己在家裏獨弈,人稱「獨弈先生」。黃在龍獨弈的時候,有時眼睛向上看,若有所思;有時自己欣然而笑。屋外的人只聽到呯呯的落子聲音。
黃在龍一輩是兄弟3人。哥哥喜歡彈琴,弟弟喜歡養花種竹。黃在龍經常邀請這兩位兄弟一起下棋。他倆也不推辭,對坐棋局,卻不說話也不動手。於是黃在龍就擺開棋盤,稍微問問兄弟這樣下如何,獨自布棋下子,而兄弟倆「意對」。不知道這「意對」是甚麼意思,難道是思維傳感嗎?說不定,這表面上是兄弟對弈,其實還是黃在龍一人自娛自樂。不論是左手打敗右手,還是右手打敗左手,黃在龍都是勝手,永遠的無敵手。
下棋不僅僅體現個人的情操,比如在一些影視劇中,棋局往往是隱喻主人公當下的境地。或者是劇情線索的另一種呈現,要麼是為了襯托哪位高人的智慧,要麼顯示出的就是天意。難怪國際象棋大師伊曼紐拉斯克說:「如果這宇宙中,還有其他的智慧生命形式,那麼他們一定會下圍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