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同你拆解「中暑」迷思。(大紀元製圖)
中西醫同你拆解「中暑」迷思。(大紀元製圖)

甚麼是中暑?或許大家腦海中的「中暑」就只是「曬過龍」後出現的不適,但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西醫將中暑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中醫把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記者分別採訪了兩位中醫及西醫,一一解答大家的疑問。

「中暑」不只是「曬過龍」後出現的不適。(袁康妮/大紀元)
「中暑」不只是「曬過龍」後出現的不適。(袁康妮/大紀元)

西醫:中暑分三大類 包括熱痙攣及熱衰竭

西方醫學界將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及中暑三大類:熱痙攣是因為在炎熱天氣下做運動,出現鈉質過低的情況;熱衰竭病人的體溫過熱,達至38度或以上,通常會出現汗多、皮膚熱、心跳快、亦會有口渴跡象;而中暑則因為天氣潮濕過熱,身體難以散熱,體溫達40度或以上。

家庭醫生莫昆洋指,中暑屬突發緊急症狀,可以在短時間內引發多種器官衰竭 、壞血病,嚴重甚至會致命,所以通常患者會直接送入急症室。輕微中暑的情況較為常見,例如去完主題公園、或者一日戶外活動後,翌日會出現全身發熱,有發燒的感覺,他指這其實是早期中暑現象。

家庭醫生莫昆洋指,中暑屬突發緊急症狀,可以在短時間內引發多種器官衰竭。(余鋼/大紀元)
家庭醫生莫昆洋指,中暑屬突發緊急症狀,可以在短時間內引發多種器官衰竭。(余鋼/大紀元)

中暑正確處理方法 「預防勝於治療」

如果真的有朋友中暑,你又是否清楚知道該如何處理呢?莫醫生指當刻能做的事並不多,他教大家,先將中暑人士拉到陰暗清涼的地方,其次是盡快為病者降溫,可用水、冰或風扇等,在一些血流量較高的位置,例如頭皮、腋下、大髀、頸部等,降溫效果會較好;解開緊身衣物外,亦要將患者打則躺,除了讓血液容易傳送到腦部,也以防被嘔吐物嗆到;最後當然要立即尋找求助。

但預防勝於治療,他勸籲大家避免在正午或炎熱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衣物盡量選擇淺色、寬身及散熱能力較好的物料;如果真的要外出,緊記做好防曬措施,例如帶雨傘和帽,亦要帶備足夠水,每隔半小時定時為身體補充水份,不要等口渴才補水。

莫醫生提醒,每隔半小時定時為身體補充水份,不要等口渴才補水。(麥碧/大紀元)
莫醫生提醒,每隔半小時定時為身體補充水份,不要等口渴才補水。(麥碧/大紀元)

長期病患是中暑高危一族

莫醫生指,小朋友、長者、患有心血管毛病、腎功能較差或身體有慢性疾病的人,屬中暑高風險一族,因為他們的心肺功能較弱;甲狀腺素高人士都容易有體溫過高,出現中暑情況。而患有皮膚病人士例如嚴重濕疹及牛皮鮮等,會令皮膚散熱能力較差,以致較容易中暑。有些藥物因為會影響身體調節體溫,亦會造成中機會增加,例如中央血壓藥、安非他命、部份精神科藥物、可卡因及抗組織胺等。

哪我知道明天要戶外活動,可否今天先自行減藥或停藥,以減低中暑風險呢?莫醫生不建議病這種做法,「咁樣反而整亂咗添,如果陽光充沛嘅日子都係避一避啦,唔好做戶外活動好過。」

中醫:中暑分「陽暑」和「陰暑」

中醫把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前者為長時間在高溫、通風不佳、濕度高的環境下工作的人因排汗失調, 熱氣無法藉由流汗排出體外而造成;後者是當人體從酷熱室和低溫涼爽快速交替進入,或是劇烈運動後喝凍飲或洗冷水澡,造成寒邪入侵人體,毛孔無法張開排汗,導致脾胃陽氣受損。

註冊中醫師阮愛蓮表示,輕微中暑的病癥包括面色蒼白、 出汗多、心跳加速等,重中暑則會嘔吐、頭痛,甚至昏迷。她提到,近期有名35歲肥胖男士某天的中午時份出外跑步,同日下午因肌肉痠痛和四肢無力而求診,脈象顯示有中「陽暑」跡象。該男士多痰且濕氣重,需施針灸和服藥後治療。她說,除肥胖人士外,若平日睡眠不足會損害元氣,增加中暑機會。

註冊中醫師阮愛蓮表示,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余鋼/大紀元)
註冊中醫師阮愛蓮表示,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余鋼/大紀元)

按壓「內關穴」或「人中穴」以舒緩陽暑不適

阮醫師說,假如「陽暑」患者出現暈眩、作嘔等症狀時,可按壓「內關穴」或「人中穴」以舒緩不適,「內關穴」位於內手腕橫紋後,往上臂約三指寬的中央、兩條筋之間位置。她提到,早年與一群中醫師上山採藥期間,一名同行的70多歲行家途中感覺暈眩、 冒汗,更出現小便失禁,後來她扶助該行家往陰涼處躺下休息後,以上述方法消除暑氣,待情況好轉後再召救護車送院。

阮又建議患者必要時,可在離背部脊椎兩則的膀胱經,分別刮痧5至6下,方法是沿著脊椎往下推至腰部,有助排毒和消炎殺菌,或往上推至脖子,以強化五臟;健康人士可每個月進行2次作為保健。平日市民中午後可作小睡,有助恢復元氣。「陰暑」的患者可喝熱水或熱薑茶,以防冷熱溫差所帶來的不適,平日亦可「敲膽經」,沿風池穴往肩井穴(即由枕骨往肩膀方向)進行刮痧,約刮20下。

踏入廿四節氣之一的「處暑」,象徵秋季已來臨,但暑氣仍未完全消退,阮醫師提醒市民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時,應避免長時間曝曬,定時在陰涼處休息及補充水分,亦可在飲用水中添加少許鹽,以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

阮醫師推介湯水食譜(一人份量)

功效:潤肺補腎,老少皆宜。

材料:冬瓜、葛根、肉竹、雪梨、荸薺、紅棗、鴨肉或瘦肉各10克

煮法:將全部材料泡水洗淨;鴨肉洗淨後切件,汆水備用;將全部材料放入煲內,然後加凍水,以猛火熬半小時,然後轉小火熬半小時即可。飲用時可加少許鹽。

備注:鴨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具有消暑滋陰、健脾化濕、補益虛損的功效,但對於虛寒體質人士,可以瘦肉代替。@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