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阿茲海默症的原因,可能與腸道菌失調有關!常吃一類食物,可以幫你遠離失智。
脂多醣是阿茲海默症的一大「兇手」
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不久前在《神經病學前沿》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人體腸道菌分泌的一種毒素,促發了阿茲海默症。
這種毒素,是一種脂多醣——BF-LPS。它由腸道中的脆弱擬桿菌分泌,是一種高效的神經毒素。它會從腸道的破損處漏出,並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當這一神經毒素隨著血液流到大腦時,它能夠突破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它一邊讓腦細胞發炎;另一邊,它抑制一種腦細胞所需蛋白質的生成。如果缺乏這種蛋白質,腦細胞會萎縮、死亡。而腦細胞的萎縮和死亡,正是所有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所呈現的情況。
其實,之前的很多實驗已經發現,各種脂多醣普遍存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並引發炎症。
腸道菌相不好 當心阿茲海默症!
脂多醣,是大多數腸道菌——革蘭氏陰性菌外膜的主要成份,它們就像一個盾牌,保護著這種腸道菌。腸道菌群中最大的革蘭氏陰性菌,便是擬桿菌(Bacteroides)。
這些腸道菌分泌的脂多醣,有廣泛的促炎毒性。它能夠誘發腸漏,繼而從腸道轉移到血液,引發局部和全身炎症。
除了脂多醣,擬桿菌還可分泌一系列複雜的促炎神經毒素。當腸道中擬桿菌含量高,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就可能增加,炎症也會更嚴重。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腸道菌相,也和健康的人有明顯的差異。一項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腸道中的擬桿菌,數量果然比較多。
而整體上看,他們的腸道菌、特別是有益菌豐富度,普遍比健康人低。
其中,他們的厚壁菌門和放線菌門(特別是雙歧桿菌)的豐富度明顯降低。厚壁菌對預防阿茲海默症可能有間接的益處;而特定的雙歧桿菌,目前發現可能有助於降低脂多醣、讓腸道黏膜更堅固。
腸道菌也分「葷」和「素」!吃一類食物遠離阿茲海默症
若想遠離阿茲海默症,就要增加腸道中的好菌、減少壞菌。
腸道菌是以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為食,飲食可以影響腸道菌結構的57%。特定食物的增加,相應的腸道菌就增加;而一些食物的減少,也可以使特定的腸道菌減少。
開頭提到的研究作者表明,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就能調降脆弱擬桿菌的量,降低脂多醣的水平,阻止阿茲海默症發生。
長期以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為主的飲食,會形成以擬桿菌主導的腸道菌相。所以,在以西式飲食為主的人群中,擬桿菌比例就很高。但是,在經常吃高纖維水果、豆類的人中,擬桿菌比例就比較低。
巴布亞新畿內亞人的腸道菌中,擬桿菌的含量就很低。因為大多數的巴布亞新畿內亞人過著以農業為基礎的傳統生活方式。他們長年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以及植物類的碳水化合物。
亞諾馬米人也是如此。這些村民吃野香蕉和時令水果、車前草、棕櫚心和木薯。這些大部份都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肉類食物來源主要是狩獵來得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以及附近溪流中的小螃蟹、青蛙和小魚。水是從距離村莊約 5 分鐘步行距離的溪流中收集的。
日本對3500名中老年人長達14年的追蹤也發現,吃高纖維飲食的人,腸道和腸道菌相都更健康,患阿茲海默症風險更低。
還有一種堅果,可以降低脆弱擬桿菌的含量,就是杏仁。杏仁不只富含膳食纖維,還有多酚、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有利於健康菌群的成長。將杏仁作為零食適量食用,脆弱擬桿菌的量可降低48%。
杏仁還能抵抗體內的脂多醣毒素。因為它富含油酸。油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直接抑制脂多醣的促炎作用,以及對神經系統的傷害,起到保護人體和大腦的作用。很多堅果,比如榛子、核桃、夏威夷果和開心果等,都有同樣的益處。
與這些降低擬桿菌的營養素相反,還有一些食物可刺激擬桿菌生長,飽和脂肪是其中之一。實驗證明,動植物油脂中的棕櫚酸,這種常見的飽和脂肪在相對較高的濃度下,可顯著刺激脆弱擬桿菌的生長。
這也許解釋了,為甚麼和巴布亞新畿內亞人、亞諾馬米人等非西式飲食的人相比,西式飲食者的擬桿菌含量高的原因。
為了腸道健康,最好不過多攝入這些飽和脂肪含量很高的食品:
● 薄餅和乳酪
● 全脂和低脂牛奶、黃油和乳製品甜點
● 肉製品(香腸、煙肉、牛肉、漢堡)
● 餅乾和其它甜點
● 各種速食#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