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網絡發達,人們的交流方式越來越依賴電子工具,社交平台的使用已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份。網絡帶來快速與方便的同時,卻給人帶來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一項研究發現,個人停止使用社交媒體一周,會使他們的抑鬱和焦慮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這一研究結果於今年5月10日發表在美國《網絡心理學、行為和社群》(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雜誌上。
此前澳洲的研究顯示,不使用交友軟件的受測者比起使用的受測者,出現焦慮、憂鬱、沮喪等情緒的比例偏低。
心理健康網站 HelpGuid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社交媒體與精神健康》的文章。文章指出,自卑、錯失恐懼症(FOMO)、孤立、抑鬱和焦慮、網絡霸凌與變得只關心自己,是社群媒體最主要的危害。瀏覽網絡上人們「多采多姿」的生活,會讓人產生忌妒與不滿,忘記那只是他們「剪貼」過後的生活,並不是真實的樣貌,因為真實生活是陰影與光明並存的,「他怎麼比我好」這種不自覺的羨慕與比較,是自卑、抑鬱和焦慮的主因。
患有「錯失恐懼症」的人總是害怕自己錯過了甚麼資訊,因而不斷地刷手機,甚至不顧時間、場合。許多人也知道社交媒體帶來的這些問題,但卻難以自拔。
Facebook的前高管肖恩•帕克(Sean Parker)曾表示,社交媒體的研發理念是「如何消耗用戶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設計者利用人類渴望交流的心理,創造出這些能讓人時時感覺與他人聯繫的軟件,並通過一些細節設計,引導、鼓勵用戶不斷使用,最終養成穩定的使用習慣。
比如,當收到點贊時,人的大腦會分泌「快樂激素」多巴胺,進而刺激人們發布或瀏覽更多內容。這種「誘導技術」正是社交媒體難以讓人擺脫的原因,甚至令人樂在其中。
但當你離開社交平台時,你依然要面對現實中的一切,人們就在虛擬的美好與現實中不斷相互切換,而在這樣的對比之下,人就會覺得在現實中過得不好。
日本東京大學神經系專家鄭傑對大紀元表示,樓房聳立打破了過去鄰里無間的狀態,年幼時的社交頻率就遠不及上一代;成長過程中又正逢智能手機和互聯網興起,年輕人越來越呈現「線上狂歡、線下沉默」的狀態。
鄭傑建議,走出「手機依賴症」。制定合理的限制,與青少年討論如何避免社交媒體干擾自己的活動、睡眠、飲食或上課。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氣。不要拿自己弱點和別人優點相比,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均不可取。也不要苛求自己,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要學會傾訴,與家人、朋友述說自己的煩惱。
她強調,減少使用社交媒體,鼓勵青少年與朋友面對面互動、交流,幸福感會更多,焦慮與抑鬱症的風險會更低。這對於易患社交焦慮障礙的青少年尤為重要。
台灣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認為,人們大多從早上醒來一睜眼,到晚上睡覺閉眼,都在不停的使用手機,社交平台上的貼文多以問句、描述進行中的事件或分享生活點滴等,吸引大家瀏覽回應,但花費的時間過長常則影響生活作息和身心健康。
葉雅馨建議,減少使用的時間可從半小時開始,設置提醒鬧鐘,循序漸進增加「減少使用時間」的長度,同時規劃空下時間的安排,例如協助家人採買食材、晚餐料理、做家事、欣賞影片甚至發呆等,或不妨試試減少使用社群,告訴自己會增加幸福感,也為實際生活注入新趣味。@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