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天星小輪為香港的地標(ICON)之一絕不為過,百年來天星小輪一直作為平民日常交通工具,穿梭於維港兩岸,見證港島和九龍的發展。尤其是香港名列「亞洲四小龍」的黃金時期,70至90年代經濟騰飛、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乘搭渡輪時眼見的城市景物更替,正是時代變遷的見證,也是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讓我們以一系列由前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張順光提供的明信片和舊照片,回顧香港的發展足跡。

90年代天星小輪停泊中環碼頭。(張順光提供)
90年代天星小輪停泊中環碼頭。(張順光提供)

在海底隧道未興建之時,往來九龍與港島的重要交通工具就是渡輪,天星小輪作為重要的載客交通工具,其地位不可低估。位於中環的天星碼頭及尖沙咀天星碼頭匯集了大量人流,成為公共交通樞紐,當區逐漸發展為商業與文化中心。1969年海底隧道動工,在三年後的1972年通車,打破了昔日的交通格局,人們過海有了更多選擇。直至1980年第一條過海鐵路——荃灣綫的尖沙咀至金鐘段出現後,大眾對渡輪的服務需求大不如前。在1980年初,天星小輪的載客量比以往大跌了三成,後來獲准加價維持服務。1999年,天星小輪更接辦了原來油蔴地小輪的紅磡至灣仔線渡輪服務,擴張了服務範圍。

往返尖沙咀與中環之間的天星小輪,歷經1960年代至1990年代期間的興衰。在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事件引發絕食、示威和衝突,可見當時渡輪作為公共交通工具,在港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隨著海底隧道及地鐵通車,天星小輪的載客量減低,但仍是一項平價、深受市民歡迎的交通工具,也成為旅遊觀光客飽覽維港兩岸風光的必遊景點。

九龍倉碼頭發展變遷 看尖沙咀商業文化圈形成

隸屬九龍倉集團的天星小輪,見證著尖沙咀的發展史。在五、六十年代,尖沙咀廣東道的海港城及中港城碼頭尚未興建時,該區屬於九龍倉的貨櫃碼頭。1965年海運碼頭落成後,可供大型郵輪停泊,設於郵輪碼頭的海運大廈商場,成為當時香港最大型的綜合性商場,接待乘搭郵輪到港的旅客。

在設計海運大廈商場前,負責項目的設計師Jon Alfred Prescott(白自覺)在參觀美國的洛克斐勒廣場(Rockefeller Plaza)後提出,海運大廈內的商場設計要成為香港版的洛克斐勒廣場,成為九龍的一個地標,將其發展定位為頂級的百貨公司,提供高端的消費品。1966年海運大廈落成開幕,並迎來排水量達45,000噸的「坎培拉號」(Canberra)郵輪,在海運碼頭的南面停泊,海運大廈內的商場集餐飲、購物、藝術展館於一身,當中的停車場可以容納1,200部車輛。到了1977年,連貫海運大廈和海洋大廈的海洋中心商場落成。10年後,1987年,九龍倉集團將海洋中心、海運大廈、馬哥孛羅香港酒店商場和港威商場所有廣東道沿途物業統稱為海港城購物區,並翻新海運大廈。

如今從尖沙咀天星碼頭出來,就可以直接步入海港城,這一包括海運大廈、香港酒店、海洋中心、海洋廊和港威商場商業圈的形成,見證了香港經濟騰飛的黃金時期。另外,海港城對開的海濱公共空間,漸漸成為市民與遊客的熱門休閒場所。

1970年代的尖沙咀鳥瞰圖,過海隧道已經建好,尖東正在發展中,海運大廈剛落成不久,九廣鐵路總站仍未搬遷拆卸。(張順光提供)
1970年代的尖沙咀鳥瞰圖,過海隧道已經建好,尖東正在發展中,海運大廈剛落成不久,九廣鐵路總站仍未搬遷拆卸。(張順光提供)

1970年代中期的尖沙咀鳥瞰圖,當時文化中心還未興建。(張順光提供)
1970年代中期的尖沙咀鳥瞰圖,當時文化中心還未興建。(張順光提供)

中環海濱持續發展 天星小輪碼頭因填海三度移位

七、八十年代尖沙咀對岸的中環,商廈建築亦處於高速發展時期。1967年港府完成四期填海工程,1970年置地集團投得干諾道中的中區地盤,1973年康樂大廈(現稱怡和大廈)落成,樓高52層,成為當時全亞洲最高的建築,也是當時商業核心的象徵。隨後又興建了橫跨干諾道中的行人天橋,連接太古大廈(現為遮打大廈)、怡和大廈及郵政總局。太古洋行拆卸後,於1973年建成富麗華酒店,成為當時顯赫一時的高級酒店。

1980年代中環天星碼頭鳥瞰圖,可見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康樂大廈(現為怡和大廈)。(張順光提供)
1980年代中環天星碼頭鳥瞰圖,可見香港首幢摩天大樓康樂大廈(現為怡和大廈)。(張順光提供)

1982年,康樂大廈西側的地皮再由置地集團投得,開始興建交易廣場,由建築事務所巴馬丹拿集團設計,第一及第二座於1985年落成,樓高逾50層,第三座於1988年落成,這三座辦公大樓成為香港樹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見證,大量的外企來港投資,香港的金融地位逐步上升,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對比一個世紀前的香港地圖,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海岸線變遷一目了然。從張順光提供的中環和尖沙咀的鳥瞰圖所見,維港兩岸填海造地工程在百年間進行得如火如荼。因填海計劃,中環天星碼頭進行了三次移位,首次移位在1912年,從雪廠街移至現時怡和大廈的位置;1958年因填海而搬遷至現時愛丁堡廣場位置;第三次是2006年,隨著中區填海第三期工程項目的展開,第三代中環天星碼頭在一片爭議聲中拆卸,舊式鐘樓消失在港人視野中,天星小輪於新中環碼頭——民光街與民耀街交界的7號及8號碼頭停泊,第四代天星碼頭建築模仿第二代碼頭,使用維多利亞式建築。

九十年代,五光十色的中環天星碼頭夜景。(張順光提供)
九十年代,五光十色的中環天星碼頭夜景。(張順光提供)

1999年4月1日,天星小輪公司接手原本由油蔴地小輪經營的紅磡至灣仔航線,但於2011年停航,天星小輪至今保留來往中環碼頭與尖沙咀碼頭及來往灣仔碼頭與尖沙咀碼頭兩條航線。

*********

多年來,無數遊客和港人乘搭天星小輪來往尖沙咀與中環及灣仔之間,維港兩岸的風景變遷,更是幾代港人的集體回憶,亦見證著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的輝煌時代。◇

(未完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