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薩德事件」以來,南韓企業在中國市場普遍遇冷。其中,南韓化妝品巨頭Amorepacific Corporation旗下品牌innisfree目前在中國市場撤店率已超80%。

事實上,幾乎所有在華外資化妝品企業近期都傳出撤店退市潮。

據大陸多家媒體報道,南韓化妝品巨頭Amorepacific Corporation旗下化妝品品牌innisfree將在中國市場「大撤店」,從800多家關閉到僅剩140家,撤店600多家,撤店率超80%。

《北京商報》報道,Amorepacific Corporation相關負責人說,集團正對innisfree品牌進行渠道優化,而這樣的門店調整在2022年仍將持續。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Amorepacific Corporation公司在南韓化妝品行業排名第一,同時也是世界排名前20位的國際化妝品公司,旗下的化妝品品牌涵蓋高端、中端和大眾品類,產品外銷到歐洲、亞太區、北美洲與南美洲。

據了解,innisfree的定位是20至26歲的學生和年輕女性可以使用的平價護膚彩妝。於2012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從2014年起以每年新開100家門店的速度進入中國二三線城市,巔峰時期在中國擁有超過800家門店。

南韓部署薩德系統 中共反制殃及韓企

2016年7月南韓正式宣布在國內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以應付北韓的威脅。而中共則認為該系統會對其構成威脅,並對韓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對禁制南韓媒體及藝人演出、旅遊封鎖等。這些措施也導致中韓關係迅速冷卻。

自2017年以來,韓流在中國逐漸退潮,innisfree的業績也跟著一路下滑。

innisfree在2019年就關閉了40家虧損門店。2020年疫情爆發後,innisfree關店的速度明顯加快,又關閉了至少90家虧損門店。

而在2021年,這一數據又繼續被刷新。《南韓時報》曾報道,2021年innisfree還會關閉約170家中國門店。

Innisfree不是Amorepacific Corporation旗下第一個在中國市場大量關店的品牌。集團旗下品牌之一Etude House,在2021年3月就已經徹底關閉了中國市場所有的線下門店,僅保留線下美妝集合點「調色師」渠道,其它都轉為線上經營。

除了Amorepacific旗下的innisfree、Etude House遇冷,2021年,美國彩妝品牌Benefit大規模裁撤線下專櫃,將重心轉向線上及Sephora渠道。此外,歐萊雅(L'Oreal)旗下藥妝品牌薇姿VICHY則將重心從線下百貨專櫃調整至藥房。

事實上,在中國市場的遇冷並非Amorepacific Corporation一家外資化妝品企業的獨特遭遇,幾乎所有在中國外資化妝品企業都出現了撤店潮。

《證券日報》近日報道,日本花王集團旗下的彩妝品牌KATE被傳出淡出中國市場,儘管KATE線下櫃枱的工作人員曾向媒體透露過KATE「賣得並不好」「要撤櫃」。但花王在12月中旬出面否認了KATE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

根據CNBData整理的訊息顯示,除上述提到的Amorepacific Corporation、花王集團等,世界日化巨頭歐萊雅、資生堂(Shiseido)、聯合利華(Unilever)、雅詩蘭黛(Estee Lauder)旗下的品牌也傳出撤店退市潮。◇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