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近年熱門討論中國GDP未來增長空間還剩多少,有人說5%,有人說3%,有人說已見頂等。今天在這退一步先釐清一下,甚麼是GDP增長,然後再分析大陸「GDP」到底還有多遠的路可走。

其實簡單的說,最普遍在新聞頭條上報道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乃計算一個地方或國家於一段時間內,其產品產量與服務使用的變化,而不包括價格變動。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將GDP理解為一個Quantity指數,根據美國商業部經濟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實際GDP在過去90年的增幅(1,560%),跟其「實際Quantity」指數的升幅接近一樣。

陸人口滯升量難升

有了以上的GDP定義,就好解釋接下來的論據。全球經濟在過去數十年得以蒸蒸日上,壓根兒因為「人多了」,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動力。多一個人就要多一雙筷子、多一碗飯、多一杯飲料等;學校多一個人上堂、多一個人搭校車、多一個人買校服,就能幫助GDP。從日常生活用品與服務中逐項把它們屈指加起來,湊合而成GDP。

中國近12年人口與GDP增幅同時走低。圖表數據來源:世界銀行、聯合國。(VIVIAN LIN/AFP via Getty Images;大紀元製圖)
中國近12年人口與GDP增幅同時走低。圖表數據來源:世界銀行、聯合國。(VIVIAN LIN/AFP via Getty Images;大紀元製圖)

中國多年來的GDP增長,並非中共有甚麼功勞,最主要還是人口增長,且當時社會窮困,人人為了填飽肚子,盡皆辛苦勞力工作。文革時期人口增長速度急速放緩,由1972年的年漲2.4%,下降至1976年的1.8%,隨後數年均一直沒有起色,到了1983年趨勢開始逆轉,從1.4%反彈至1988年的1.9%。

1972至1976年相應大陸實際GDP平均僅升4.2%,而數年後當人口增幅觸底反彈,社會回復至「相對正常」狀況,由1983年一直到1993年(最後一年人口升幅逾1%),實際GDP達到年均升幅10.6%。往後GDP徐徐收慢,多年後到了2003至2007年曾一度出現年逾10%高速增長,但自2008年起就只錄一次逾雙位數GDP,而近5年的平均值更低探5.8%,同期人口增長亦縮小至平均0.5%,去年數字報0.39%。

大陸近年不是在開發網絡消費嗎?「光棍節」網購額年年破頂,這不是明顯的瘋狂「銷量」嗎?答案:不是。阿里巴巴(09988)與京東(09618)等網企並沒有刺激「額外」購買量,它們只不過是把交易「集中」到自己的天貓和淘寶等平台而已,錢歸阿里賺了,店舖則「拍烏蠅」,乃零和遊戲,而不會為實際GDP帶來任何幫助。

打個譬如,人類就算沒有開發智能手機,只要人口能維持平穩(不需加快)增長,大陸的實際GDP上升幅度很有可能已比現在好,並更具可持續性。說再白一點,沒有科技進步,Real GDP一樣會升,只是生活質素不同而已;別忘了實際GDP只衡量Quantity。

順帶一提,產品價格上升過多了對實際GDP或構成壓力,即物價過高令交易減少,最貼切的例子為香港房地產,近8年的物業平均成交量比前8年下跌了近四成,反映港樓難以負擔導致買家斷層。至於港府派發消費券,在某程度上有助「銷量」,但額度及程序爭議可歸咎於財政與執行能力問題。

他招用盡急復催生 

既然「民為貴」,各國當然會絞盡腦汁招攬移民人口,尤其是高質素人口(他們每年的消費量應相對較多),因此當香港在遭逢國安法巨變的關鍵時刻,四海皆願意接納聲譽良好的港人,包括英國、澳洲及北美等。大陸在爭奪移民方面,簡直是嚴重Fail(不合格),除了近期港人飄往他鄉外,每年從內地移往外國的人亦不在少數。

無論如何,在計劃經濟下中共要的是鐵釘追求整體以及地方GDP「達標」,即使缺人、缺量都要「湊夠數」。方法之一是推「政府開支(GDP方程式中的G)」,樓先蓋了、偏遠的機場先建了,搞出來不少Quantity。但這些毫無價值的濫造是有嚴重負面後果的,零收益無助貨幣周轉率,浪費了的資源使國家綜合資產值下降等,是條死路。且看大陸一處又一處的空樓鬼城,沒甚麼收益可言,「谷大」了過往的GDP基準,反而令後人更難達標。

最後一招可做大銷量的就是中共一直賴以為存的出口,「Made in China,Sell in US」。當它還口聲聲說中國富起來不是靠歐美,這可是個大謊話。然而,出口需要與其它國家如越南及印度等競爭,加上客戶擁最終選擇權,西方國家近一、兩年多看清中共真面目,一旦供應鏈能完整脫離大陸,這出口銷量將大打折扣。

為了確保「Made in China」可延續下去,深知鬥價不是萬年之策,今天你便宜,明天有人比你更便宜,唯一妥善的方法就提升貨物質量或創造新科技產品等,但打造品牌與晶片科技均大陸弱項,而華為5G及中共製造的APP往往被人揭發存在後門或竊盜用戶手機資料等,令人望而卻步。另外,「一帶一路」亦聲譽破產,害得不少窮困國家淪為債奴。

內有刺激生育失敗、爭奪人口失敗、濫建致債彈處處等破口;外有晶片科技趕不上、世人厭共者與日俱增等情況,中共正走在一條「掘頭路」上。

至於2003至2007年,在人口增幅減慢的前提下,中國為甚麼會出現了一次短暫的「小陽春」,原因是那幾年剛好是消費2.0的起端,即老百姓由原本「運動、上班皆穿同一雙鞋」,慢慢轉變成「運動時穿運動鞋」的年代,銷量一時來了個飛躍,但這屬一次性升格,因基準提高後沒有新人口還是無法再往上走。◇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