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東華三院創院150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於10月28日起舉行「善道同行──東華三院籌募文化與社會發展」展覽,為期三個月。透過逾200件珍貴文物和豐富歷史圖片,重溫港人集體回憶,回顧百年來的社會變遷。

展覽以8個主題展區為軸線,將香港首間民辦的華人慈善團體東華三院在不同年代的籌募工作與眾人分享。包括創院初期的沿門勸捐,戰後的紅伶義唱、慈善遊藝大會和《歡樂滿東華》等電視籌款,到如今的網絡社交平台的籌募。

展覽展出清光緒皇帝御賜東華醫院的「神威普佑」牌匾。(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展出清光緒皇帝御賜東華醫院的「神威普佑」牌匾。(陳仲明/大紀元)

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民間的需求與援助息息相關。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女士介紹,清光緒皇帝御賜東華醫院的「神威普佑」牌匾,記錄了東華三院籌款賑濟山西的和鄰近幾個省的旱災的歷史,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有光緒皇帝的奏摺有這一記載,也印證了這一文物的年代。

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德起瘡痍」牌匾,記錄了東華醫院與愛育善堂在光緒三年(1877年)一同賑濟清遠水災,救助災民逾十萬人的善舉。(陳仲明/大紀元)
東華三院文物館館藏「德起瘡痍」牌匾,記錄了東華醫院與愛育善堂在光緒三年(1877年)一同賑濟清遠水災,救助災民逾十萬人的善舉。(陳仲明/大紀元)

1920年東華醫院五十周年紀念,由香港華商總會題贈東華「苦海慈航」牌匾。(陳仲明/大紀元)
1920年東華醫院五十周年紀念,由香港華商總會題贈東華「苦海慈航」牌匾。(陳仲明/大紀元)

1874年度東華醫院徵信錄。(陳仲明/大紀元)
1874年度東華醫院徵信錄。(陳仲明/大紀元)

東華醫院自1872年啟用起每年均發行徵信錄(類似今天的年報,後改稱為院務報告書),本次展覽也展出部份徵信錄。(陳仲明/大紀元)
東華醫院自1872年啟用起每年均發行徵信錄(類似今天的年報,後改稱為院務報告書),本次展覽也展出部份徵信錄。(陳仲明/大紀元)

東華三院為海內外華人提供賑災、原籍安葬、難民救濟等人道支援,「東華義莊」為客死異鄉的華人提供原籍安葬服務,由義莊提供設施暫存棺柩及骨殖,然後再安排運返出生地安葬。史秀英提及,東華醫院的總理與海外組織及全球商業網絡有緊密聯,人脈廣泛,華人有「落葉歸根」的理念,因而東華義莊得以憑藉這些優勢,得以開展此項服務。

1922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婦人,先後四次捐贈畢生積蓄合共50,580元,要求廣華醫院施贈中藥的親筆信件真本。(陳仲明/大紀元)
1922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婦人,先後四次捐贈畢生積蓄合共50,580元,要求廣華醫院施贈中藥的親筆信件真本。(陳仲明/大紀元)

「募捐文化」也是本次展覽想帶出的一個理念。史秀英介紹,1922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小婦人,先後四次捐贈畢生積蓄合共50,580元,要求廣華醫院施贈中藥,自此之後,廣華醫院就加設基金,將施贈中藥的行動傳承下去。今次的展覽展出這封近百年的親筆信,與觀眾回顧當年的感人故事。

為紀念一眾名伶對香港社會慈善活動方面的貢獻,場館中特別設計了一個水袖形狀的展區,別出心裁。(陳仲明/大紀元)
為紀念一眾名伶對香港社會慈善活動方面的貢獻,場館中特別設計了一個水袖形狀的展區,別出心裁。(陳仲明/大紀元)

1961年價值1港元的獎券,頭獎為摩羅廟街24號樓宇全幢。(陳仲明/大紀元)
1961年價值1港元的獎券,頭獎為摩羅廟街24號樓宇全幢。(陳仲明/大紀元)

1950至1970年代期間,每年東華舉行遊藝大會是港人的集體回憶,展覽除了邀請粵劇紅伶、電影明星出席外,還有義賣獎券抽獎,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豐富獎品,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1961年價值1港元的獎券,頭獎為摩羅廟街24號樓宇全幢。

歷年東華三院賣旗籌款的各款旗章。(陳仲明/大紀元)
歷年東華三院賣旗籌款的各款旗章。(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展出多套東華籌款節目的藝人服飾,例如圖右兩件旗袍均為肥姐沈殿霞在《歡樂滿東華》中穿着過的服裝。(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展出多套東華籌款節目的藝人服飾,例如圖右兩件旗袍均為肥姐沈殿霞在《歡樂滿東華》中穿着過的服裝。(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展出多套《歡樂滿東華》的藝人服飾。(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展出多套《歡樂滿東華》的藝人服飾。(陳仲明/大紀元)

「明荃之友會」為《歡樂滿東華》籌款而製作的「善心綻放滿平安」銀紙擺設。(陳仲明/大紀元)
「明荃之友會」為《歡樂滿東華》籌款而製作的「善心綻放滿平安」銀紙擺設。(陳仲明/大紀元)

汪明荃在2019年《善心滿東華》演出《德齡與慈禧》之〈母子恩仇〉所穿着的戲服。(陳仲明/大紀元)
汪明荃在2019年《善心滿東華》演出《德齡與慈禧》之〈母子恩仇〉所穿着的戲服。(陳仲明/大紀元)

籌款活動中,粵劇名伶演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1959年,東華三院為籌建新廣華醫院第二期工程籌款,特別分三晚舉行「紅伶義唱大會」。為紀念一眾名伶對香港社會慈善活動方面的貢獻,場館中特別設計了一個水袖形狀的展區,別出心裁。

東華三院每年都會電視台播出籌款節目《歡樂滿東華》,可謂是香港電視史上最長壽的電視籌款直播節目。展區中除了回顧往昔《歡樂滿東華》的宣傳海報外,還展出粵劇名伶汪明荃、人稱「肥姐」的已故藝人沈殿霞的戲服,並有過往影視紅星的節目片段,參觀者可以重溫往昔記憶。

在聚賢廳的展區,設立了「勇闖凌霄閣」和以《歡樂滿東華》為主題的互動拍攝區,觀眾可以模擬接聽熱線,在「燈泡」上行走,回顧和感受當年電視節目中的樂趣。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東華三院聯合主辦,香港文化博物館及東華三院文物館聯合籌劃。展期至2021年1月25日。@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女士(中)。(陳仲明/大紀元)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主管史秀英女士(中)。(陳仲明/大紀元)

展館場外設有《歡樂滿東華》籌款接線生的模擬場景。(陳仲明/大紀元)
展館場外設有《歡樂滿東華》籌款接線生的模擬場景。(陳仲明/大紀元)

「踩燈泡」是《歡樂滿東華》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籌款環節,展場重新佈置「踩燈泡」場景,讓遊客也能一嘗「踩燈泡」的趣味,並拍照打卡留念。(陳仲明/大紀元)
「踩燈泡」是《歡樂滿東華》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籌款環節,展場重新佈置「踩燈泡」場景,讓遊客也能一嘗「踩燈泡」的趣味,並拍照打卡留念。(陳仲明/大紀元)

展覽資訊

展覽地址:沙田文林路一號香港文化博物館

展覽日期:2020年10月28日至2021年1月25日

展廳:一樓專題展覽館一、二及聚賢廳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