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真正修過佛的。《贈僧崖公》一詩即是最好的證明。李白在詩的前半段記述了自己學佛得神通的經歷。

昔在朗陵東,學禪白眉空。

大地了鏡徹,迴旋寄輪風。

攬彼造化力,持為我神通。

晚謁泰山君,親見日沒雲。

中夜臥山月,拂衣逃人群。

授余金仙道,曠劫未始聞。

冥機發天光,獨朗謝垢氛。

虛舟不繫物,觀化遊江濆。

朗陵,是一座山,在古時蔡州朗山縣,即現在的河南確山縣西北處。詩人跟隨一位名叫「白眉空」的大師學禪,因而得以如明鏡般觀察大地萬物,尊師擁有造化神力,我也因此具備神通。晚來去拜謁泰山之神,親眼看見太陽在雲朵中隱沒。禪師又教授我世人前所未聞的金仙道。絕世天機發出智慧之光,乾坤朗朗,不染塵垢。

這些文字生動而神奇,可見李白通過學禪獲得了深厚的法力,並且對佛理心領神會。

詩的後半段寫僧道崖的言行,這位高僧談論佛法,震動海岳,點化公卿。

江濆遇同聲,道崖乃僧英。

說法動海岳,遊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樓亭。

微言注百川,亹亹信可聽。

一風鼓群有,萬籟各自鳴。

啟閉八窗牖,托宿掣電霆。

自言歷天台,搏壁躡翠屏。

凌兢石橋去,恍惚入青冥。

昔往今來歸,絕景無不經。

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瀛?

李白仰慕高僧,不禁問道:何時我們一起乘著木杯,同去蓬萊仙島?乘坐木杯渡水的神異之事,在南朝(梁 惠皎)《高僧傳‧神異下‧杯度》有所記載,後泛指乘舟。李白使用這個詞,語意雙關,為全詩增添仙氣。

結語

關於佛、道修煉及神仙信仰的描寫,是李白作品的重要組成部份,而這些內容往往沒有得到現當代讀者的足夠重視。不少學者在鑒評時,經常以出世情結、排解苦悶、甚至迷信幻想來進行解釋,未能領會詩作的真意和深度。

江山秀麗,古剎巍巍;流年似水,法鼓蒼茫。李白遊佛寺,述佛理,提醒眾人:紅塵慾海,切勿迷失;黃金之軀難得,眾人皆當自勉。◇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