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邀請俄羅斯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倡議。由於印太倡議針對對象是中共,此舉使得中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專家認為,看不出俄羅斯會立即加入抗擊中共的倡議之中,但是俄與中共也並不同心同德。

印度邀俄加入印太聯盟

中、俄兩國高層關係密切,習近平與普京自2013年以來,已經會晤了三十多次。雙方高層也多次對外宣稱中俄的「夥伴關係」。

但近期,俄羅斯推遲交付中共軍火,卻加快交付印度於2018年訂購的5套S-400導彈。此舉雖使中俄關係受到關注,但是印度8月份的舉動使得中俄關係變得更加微妙。

8月初,外媒報道,印度駐俄羅斯大使瓦瑪(Bala Venkatesh Varma)已向俄國副外相莫爾古洛夫(Igor Morgulov)提出邀約,邀請俄羅斯加入美國主導的印太倡議(Indo-Pacific Initiative),該組織被視為旨在聯合印太國家,反制中共。

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陳奎德對大紀元表示,「印太國家原來是C型圈,俄羅斯是一個缺口,但是由於俄羅斯不可能和中共結合成牢固的同盟,這就存在這一個機會,一種可以變動的關係。」

台灣智囊副行政總裁董思齊認為,美俄關係在特朗普總統任內不差,但傳統上,美國對於俄羅斯的信任感還是不足,加以印太戰略的核心概念是自由與開放,是否真會邀請威權制度的俄羅斯加入,邏輯上仍然存在衝突。

對美國而言,特朗普總統雖然擺出全面抗中的姿態,但俄羅斯並沒有緊迫性的因素需要加入到抗中的區域合作倡議中。董思齊說,總體來說,美國可能不會主動邀請,但周邊國家會邀請俄加入印太倡議。

軍售問題上 俄羅斯親印疏中

近期,媒體曝俄羅斯交付給中、印雙方的武器訂單時程不一。

5、6月間中印邊境衝突,約有20名印度軍人喪生後,俄羅斯延遲、甚至暫停交付中共於2014年訂購的S-400導彈(2018年曾交付第一批),卻加快印度於2018年訂購的5套S-400導彈。

據印媒報道,印度約有70%的武器裝備都是從俄羅斯採購。印俄28日簽訂協定,將在印度製造一些俄羅斯供給印度武器裝備的備用零件,以符合莫迪總理「印度自力更生」的經濟政策。同日,美國防部長首次出訪帛琉,強化與印太盟國的合作關係。

在中印邊境發生衝突後不久,俄羅斯已向印度出售33架戰機,並且更新原先賣給印度的戰機裝備。

陳奎德認為,俄國優先把武器賣給印度,也是為了向印度表明自己是可以信賴的盟友,就如同1962年,中印兩國第一次爆發邊境戰爭時,蘇聯也是提供武器給印度,儘管中共和蘇聯同為共產主義的陣營。

在中印邊境發生衝突後不久,俄羅斯已向印度出售33架戰機,其中包括21架MiG-29戰機(如圖),以及12架Su-30MKI戰機。(ANDREJ ISAKOVIC/AFP via Getty Images)
在中印邊境發生衝突後不久,俄羅斯已向印度出售33架戰機,其中包括21架MiG-29戰機(如圖),以及12架Su-30MKI戰機。(ANDREJ ISAKOVIC/AFP via Getty Images)

董思齊提到,美國知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日前公佈「2020年軍事實力排行」,在不計入核武器的傳統軍備上,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依然是全球排名前四名的軍力大國。「這說明中、俄若在區域上緊密合作,將對美國構成威脅。」

特別是在美國圍堵中共的同時,會不會促使中、俄雙方更加緊密合作?董思齊指,俄羅斯在中、印爭端中,加快出售武器給印度,「這也說明中、俄兩國,並不是站在同一個陣線上的。」

董思齊認為,中、印兩國不同程度上都強調國防自主化、降低一部份對它國武器的依賴,在此趨勢下,買武器、賣武器更多是一種結盟和立場的表態。

專家:中俄難成鐵桿兄弟

2014年俄國入侵克里米亞,遭到西方國家的制裁、孤立,退出八大工業國,中共對此事件保持中立。

「雖然目前在一些問題上,例如伊朗問題,會看到中、俄聯手,因為雙方都受到西方國家的孤立,兩國在伊朗問題上也有共同利益。」陳奎德解釋,「但是從根源上來說,這兩個國家不可能成為同心同德的結盟國家。」

陳奎德認為,中、俄兩國邊界限很長,歷史上埋下諸多恩怨,近年來,中共憑藉著經濟力量在西伯利亞地區做生意、移民人口,對俄國來說也是心頭之患。長遠來看,中、俄間不可能真正地結盟,或是組成鐵桿兄弟的關係。

相反地,陳奎德認為,從俄國的國家根本利益上來講,俄國是想要回歸西方國家陣營,特朗普也提過邀請俄國重回G8,只是俄國與歐洲利益矛盾已深,普京透過提供石油、天然氣給歐洲國家,慢慢化解矛盾,希望重回「歐洲國家」之列。

海參崴建城160周年時,俄國駐中共使館微博發送一段慶祝影片,引發中國網民的聲討。美國學者、Asan論壇編輯Gilbert Rozman認為,此跡象說明中俄兩國歷史上的領土爭議並未消亡。

中、俄歷史上有諸多恩怨,不大可能真正結盟。圖為2018年俄羅斯經濟論壇,(由左至右)中共黨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 (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中、俄歷史上有諸多恩怨,不大可能真正結盟。圖為2018年俄羅斯經濟論壇,(由左至右)中共黨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 (KIRILL KUDRYAVTSEV/AFP via Getty Images)

美國離岸平衡戰略

陳奎德認為,中、印、俄三角戰略關係雖然短期間緊張,但遠不如中、美、俄三方關係來得影響深遠。

冷戰時,中共和前蘇聯同屬社會主義陣營,聯手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60年代後期,中、蘇兩國為爭誰是共產陣營裏的老大,發生分裂;1969年,蘇聯甚至想用核打擊削掉中共核武器,並未獲得美國支持;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訪華後,形成美國聯合中共抗衡蘇聯的局面。

他補充,美國奉行離岸平衡外交原則,當蘇聯成為共產主義陣營裏面最大勢力,欲稱霸歐亞大陸時,中國成為平衡蘇聯的力量。一直以來,英國用此戰略面對歐陸強權,包括納粹德國,及二戰前日本帝國,當該國在區域裏成為霸主時,英國、美國會結合區域內其它國家予以壓制。

「現在情況剛好相反,」陳奎德說,中共依靠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包括加入WTO,在經濟、軍事領域壯大,成為僅次於美國、對美國具有威脅的區域霸權時,美國會聯合俄國,使其與中共之間產生平衡,這樣對美國安全比較有利。這也是特朗普2016勝選後,想要推動的戰略之一。#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