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在中國二十四節氣中是入秋的第2個節氣。
今年的處暑始於8月22日,終於9月7日。處暑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這時夏季火熱已經到頭了,暑氣就要散了。它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是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處暑的「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
雖然已經進入屬於秋天的處暑,但是天氣還是很炎熱,秋天的感覺還不是那麼太明顯,所以人們也將這種炎熱的天氣稱為「秋老虎」。處暑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炎熱,晚上偏涼,晝夜溫差加大。俗話說,春捂秋凍,衣服不要加太多,忌捂,但也不能過涼。
處暑降水少,空氣濕度低,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乾唇焦的燥症,也容易疲乏。春有春睏、秋有秋乏,因為季節轉換,冷熱相交,人體自然啟動保護機制,暗示人以自身的靜,來制外在的動。
「子午覺」是補元氣的覺
處暑是自然界「由陽轉陰」的交替時期。中醫認為,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需調節起居作息,適當增加睡眠,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秋乏。
台灣中醫師彭溫雅表示,進入「處暑」,白天雖然還是很熱,但晚上已漸漸有了涼意,一不注意就可能感冒,因此保暖、睡「子午覺」是此時養生的兩大重點。
補元氣的覺講究時辰。「子」是子時,晚上11時到凌晨1時,「午」是午時,早上11時到下午1時。分別是自然界中陰氣、陽氣最重的時候,為了避免體內氣血陰陽失調,必須好好休息。
彭溫雅說,如果能在晚上11時前上床睡覺,這時經絡走到膽經,不但能消除疲勞,同時加速肝臟解毒;中午11時到下午1時則正好是走到心經,稍稍閉眼休息10分鐘到半小時,有助氣血平衡,但可別睡太久以免影響晚上睡眠。
晚上10時、9時、8時睡覺,都不算早。晚上8時就可以準備上床躺平了,最晚不要超過晚上11時。如果書念不完、工作做不完,累了就先去睡,晚上11時到凌晨3時睡好睡滿,再起來用功,比撐著熬到天亮,又再睡到中午更理想。
中國人養生,講究順應天時,同時,還要配合生活環境和個人體質來做好處暑養生。
今年的情況更有所不同,因為多了中共病毒(新冠肺炎)威脅著人類,稍一不慎,補身變補疫,加強了病毒的毒性,更危害健康,所以自我調節很重要。
《黃帝內經‧素問》提到:「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就是說,此時應該早睡早起。 清晨儘量早起迎接陽光,吸收陽氣與能量,增加抗病力。
多吃三果喝兩湯 身體受用一整年
「侯老師說食療」節目中,中醫侯老師推薦處暑養生法:多吃三果喝兩湯,效果比人參還要好,身體受用一整年。具體是甚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處暑,比較適宜的三種水果,第一果就是梨,梨可以潤肺涼心、消痰降火,有利尿通便,緩解秋燥的功效;第二果是蘋果,蘋果中富含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有效;第三果就是葡萄,吃葡萄不僅能夠健脾和胃,幫助消化,還可以補氣血。
貝母秋梨湯:養陰潤燥化痰止咳,特別適合肺燥咳嗽有痰和氣喘的人。
做法:川貝母粉3克,鴨梨一個,冰糖10克。先把梨洗淨,從上面三分之一處切開,挖去梨核,使梨成內空的小碗型,放入蒸碗,接著把川貝母粉倒入梨中,蓋好,再用牙籤固定,在碗中加入少許水和冰糖,加水蒸40分鐘就可以了。
豇豆豆腐湯:這道湯口感清甜,即可以清熱去濕,還能夠健脾補益腎氣,對男女老少都很好。
做法:豆腐一塊、豇豆角一把、通菜一把、胡椒粉、油、鹽適量。首先把豆腐切成小塊,豇豆角切約兩吋長的段,通菜取頸葉。在鍋裏放清水,燒開後,放少許鹽和植物油,再放入豆腐和豇豆角煮熟,等豇豆熟透後加入通菜。這個時候不要蓋鍋蓋,最後當鍋裏面的湯再次沸騰之後,撒點胡椒粉就可以起鍋了。
處暑養生「米油」是佳品
從中醫養生的角度看,處暑較理想的運行食制是粥,推介粥品非「米油」莫屬。「米油」,既潤燥又養顏,自古都是女士駐顏恩物。「米油」是用大米熬好的粥上面浮著的那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一般人俗稱「粥油」。
「米油」性味甘平,《本草綱目拾遺》推許:「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
但提取「米油」需要一定技巧,首先須選用優質的大米,淘洗乾淨,鍋內先燒水,水沸騰後再下米,大火煮開後,換成中小火,保證粥不會溢出並且處於沸騰的狀態,大約半小時即可。
熬粥用的水最好多一些,一般每50克米,加水2,000-2,500毫升。另外,想要獲得優質的「米油」,最好不要在粥中添加任何其它食物,如蔬菜或者豆類。
小米味甘微寒,色黃、入中焦脾胃,能健胃除濕,和胃安眠,滋養腎氣,清虛熱、補虛損,自古有「代參湯」的美譽。可煮成小米粥食用。
濕氣重的朋友,可稍加一點炒白扁豆一起煮食,能夠增加益氣化濕的功效。《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不治已病治未病」,小米粥是運化脾胃保暢通,預防疾病的首選。
脾健不在補貴在運
網上一篇《處暑養生助防疫》的文章介紹說,依據今年處暑的實際情況,養生食療,重點不在「補」而在「運」,保證臟腑運行順暢,比蠻進補品重要,補品除了強補臟腑外,也同時滋補了侵入體內而不自知的病毒,補品強化其毒性,危害更大。
處暑在夏秋交接,天氣炎熱,濕重困脾。自古有「脾健不在補貴在運」的說法,保持脾的功能運作最重要。
脾喜燥惡濕,「濕」就是指性質偏於黏膩的東西,油肥甜膩之品儘量少吃;食飲不宜過飽,晚餐宜早或減量,增加脾胃的空檔,有利腑氣的運行。
秋季滋陰潤肺 保津潤燥
很多朋友並不重視處暑養生,認為秋季只要關注「潤肺」即可。而養脾胃防肺燥,飲食起居均要調劑周到,才能益腎養肝潤肺養胃。
肺主一身之氣,要時刻保持肺部健康,更多應注意情緒鬱結。《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喜怒傷氣,暴怒傷陰,暴喜傷陽。」這裏提到,悲憂傷及肺。所以,保持心氣平和,五臟安定,才是古人所說的「養歡喜神」。
中醫認為「燥」是秋天的主氣,由於肺有「喜潤惡燥」的特性,故秋天特別容易引起肺功能失調。秋天的保健原則以滋陰潤肺及保津潤燥為主,建議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除了上述三果,也可增加,如芝麻、百合、蜂蜜等白色食物;此外,有些人秋季容易情緒低落,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及豆類等,可改善情緒,又能增強體質。
黎珂中醫推薦:處暑節氣方
處暑節氣期間,依《傷寒論》排序規律,陽明作為人體第二道防線,陽明陽土從中化,發生虛化寒化濕化,在人身上以膈為中線對應膈陽明土虛,土不伏火,膈上邪火上擾,膈下有的虛寒,有的濕熱,有的寒熱濕火俱存,常見症狀為:心煩、失眠、多汗、口苦、大便不調、婦女白帶異常等。凡有此種病機端倪者可服用李可中醫藥學術流派國家傳承基地的處暑節氣方調治:梔子5g,淡豆豉10g,炙甘草10g,砂仁5g,黃柏5g,枳實5g。1劑。用法:每劑加水450ml,大火煮開轉小火煮20分鐘,煮取45ml,供3人飲用,每人15ml。@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