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婆婆做菜功夫了得,因此造就了外子老饕的嘴和刁鑽的胃。初為新嫁娘的我,一入廚房馬上露出破綻,鍋、碗、瓢、盆使用全然不知,煎、煮、炒、炸、蒸、燉、煲等每一烹調方式皆不知所以然。還曾經爆香爆得鄰居以為放炮竹,熱火快炒差點把鍋子燒了。心灰意冷之際,只好趕快叫外賣,趁著外子下班回家前快快擺盤了事。
要如何學習好居家料理呢?
經過多年的訓練和經驗,我也累積了不少做料理的好方法,下面就分享給對做菜茫然的你,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烹飪的樂趣。
學習做菜從品嚐開始
通過光顧美食餐廳、探詢婆婆拿手菜,在品嚐食物之間尋找味蕾的快感,製作專屬家人的食譜集。
菜餚可以勾起記憶,也能喚起人們對土地的情懷。一道熱炒椰菜和一盤生菜沙律的區別不單是國情、文化和氣候,還有那份濃厚的家鄉味。
所以,如果想學習做菜,不如就從夫家心儀的菜餚開始學習。新婚夫婦面對的是新的生活模式,需要磨合和用心經營,只要用心料理,即使味道還不到味、火候太強烈,都會為彼此的談話多一份交集點。
另外,可以善用手機下載食譜App做紀錄,或是手寫筆記將食材、醃料、調味料、料理程序、烹煮方式和使用工具先行記錄下來,在實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補充和修改食譜。例如:白蘿蔔絲易焦,要留意火候;杏鮑菇表面橫切比較容易入味;雞胸肉厚薄不一,煮熟的判斷方式以可以插入筷子為主。
如果是雙薪家庭,也可於前一天先行備料,判斷食材的情況再清洗、切割和醃漬,冷凍肉塊要先從冷凍庫移至冷藏室緩慢退冰,這樣隔天可以節省很多料理時間。
新手上路還必須先克服緊張感和得失心,千萬不要害怕製作料理,只要帶著輕鬆的心情做菜,就能讓食材發揮它的特色,多次嘗試也會增加成功的經驗值。
◎ 健康飲食從均衡開始
在外用餐容易面臨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營養不均衡的現象。即使某些外食餐點當下覺得好吃,在日復一日中,體重和腰圍也悄悄上升。
要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餐點的準備必須達到營養均衡。在烹煮過程中要注意食材的賞味期,根據食材屬性進行不同的料理,或是菜色的變化;可以多選擇清蒸、涼拌、清燉和汆燙,並減少芶芡。
肉類料理應減少油炸,少用酥皮及加工食品。蔬菜可選擇當季在地的食材,選擇多種顏色(例如茄子、木耳、苦瓜、菇類和紫菜等),增加纖維質攝取以促進腸胃蠕動。
油品的選擇也很重要,台灣的衛福部表示:「葵花油、大豆沙律油和橄欖油在高溫中容易氧化,建議不要用來油炸食物,椰子油和棕櫚油雖然是植物油,其所含飽和脂肪酸卻比較高,會升高血液的膽固醇,不建議食用太多。」
建議你可以準備幾款不同品牌和種類的好油,並考慮烹調方式變換使用的油類,製作涼拌菜時可選擇不同油品(橄欖油、牛油果油、麻油),就能品嚐到食物味道的層次感。
家常菜雖然平易近人,但是菜餚味道重疊性高會造成食慾降低。因此,烹飪時建議可以善用各類香草(茴香、巴西利)、辛香料和調味粉(薑黃粉、八角、花椒、孜然、意式綜合香料、黑白胡椒、紅椒粉)、特殊風味的蔬果(紅蘿蔔、洋蔥、檸檬、菠蘿)和醬料(魚露、醬油、醋)來料理。
◎ 勾勒食慾從視覺開始
色、香、味俱全的菜餚給人完美的感受,不妨使用一點擺盤技巧來提升用餐品質。初次嘗試可以使用同一種材質、顏色和花紋的器皿,白色餐具相對普遍且不易出錯,亦可採用強烈對比色彩的技巧,讓食物在餐盤上突出,比方說黃色的炸薯條和雞塊放在紅色系的餐盤上。
飲食生活是品味人生的起點,和家人共餐是聯絡情感的媒介。在餐桌上除了暢談工作和家庭瑣事,品嚐美食更是一大享受。簡單的幸福並非遙不可及,建議你不妨捲起袖子,下廚烹飪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