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五百年歷史的元朗屏山鄉沙江圍,在本月初舉行了六年一屆的太平清醮,酬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

六年一屆的沙江圍太平清醮在一月四至七日(戊戌年十一月廿九至十二月初二)舉行,村民按照傳統習俗舉行各項打醮儀式。在一月四日上午十時,村民浩蕩出發,前往沙江天后古廟迎接「沙江媽」(當地村民稱「沙江嫲」);一月七日為正醮日,村民在上午十時齊集醮場,並有龍獅到場賀醮,中午舉行齋菜宴,晚上舉行「大士出巡」與「祭大幽」,為今屆打醮儀式畫上句號,村民隨即在翌日舉行喜慶活動。

此前,村民在去年二月十六日(戊戌年正月初一)舉行卜杯選緣首,定出頭名緣首至第十名緣首次序,並在同年五月十七日(戊戌年四月初三)舉行上頭表儀式,向神靈稟告村中168名緣首及其家屬的名字,不少村民均隆重其事。

元朗屏山鄉沙江圍在一月四至七日舉行六年一屆太平清醮。圖為金龍賀醮。(陳仲明/大紀元)
元朗屏山鄉沙江圍在一月四至七日舉行六年一屆太平清醮。圖為金龍賀醮。(陳仲明/大紀元)

圖為沙江圍村中代表與金龍醒獅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圖為沙江圍村中代表與金龍醒獅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舉行六年一屆太平清醮,酬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舉行六年一屆太平清醮,酬謝神恩,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陳仲明/大紀元)

前來賀醮的來賓。(陳仲明/大紀元)
前來賀醮的來賓。(陳仲明/大紀元)

前來賀醮的來賓,在芳名冊上簽署留念。(陳仲明/大紀元)
前來賀醮的來賓,在芳名冊上簽署留念。(陳仲明/大紀元)

賓客在神棚前參拜。(陳仲明/大紀元)
賓客在神棚前參拜。(陳仲明/大紀元)

東莞移居香港 沙江圍立圍聚居

沙江圍的族群從廣東東莞移居至此,初時在流浮山沿岸一帶聚居,在后海灣捕魚及種植果樹維生。其後鄉民繁盛發展,東莞莫氏十二世祖莫南僑遷居到屏山做生意,在今天的沙江圍立圍定居,歷經多代發展,逐漸發展為人口眾多的圍村。

已移民德國、在打醮期間回來幫忙醮務的原居民莫先生表示,他們莫氏祖先自第八代已移居香港,今日已是第二十八、二十九代後人。

沙江圍門前保留具傳統村落特色的風水池。(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門前保留具傳統村落特色的風水池。(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村靠近流浮山,村前有流經流浮山與天水圍新市鎮的小河。圍村內至今仍保留著立圍時建成的青磚圍門,圍門上的「沙江圍」三字,乃村民立圍時用粗沙砌成,歷經數百載仍完好無缺,村民至今會在時節用黑油翻新;圍門兩旁對聯寫著「沙明水秀,江碧山青」,在打醮前以「沙數眾生歸覺路,江村連日啟經壇」對聯代替。圍門前保留具傳統村落特色的風水池,起著儲水聚財的作用,也在夏天時發揮著保持圍村內環境濕潤和改善空氣質素的作用。

左圖:沙江圍村內至今仍保留著立圍時建成的青磚圍門。右圖:人緣榜在圍門前竪立。(陳仲明/大紀元)
左圖:沙江圍村內至今仍保留著立圍時建成的青磚圍門。右圖:人緣榜在圍門前竪立。(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是一個雜姓村,除了莫氏為村內第一大族外,還有鄭、陶、黃、何、龍等姓氏。不同姓氏的村民世代聚居於此,關係上較為融洽。村民昔日主要以養魚和務農維生,在沙江圍、天水圍一帶開墾農田、漁塘,如今不少土地早已被收回發展,村民不再從事耕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不少村民移居海外,當中以移民荷蘭、英國、德國等地為主。不少已移民海外的原居民,每逢村中舉行太平清醮,仍持續回來村中參與節慶,聯繫鄉情。

傳承廣東南拳 村民齊習莫家拳東莞麒麟

原居民莫先生稱,東莞麒麟講求馬步,姿勢較為成熟穩重,村民在習拳的同時也學會東莞麒麟的舞法。(陳仲明/大紀元)
原居民莫先生稱,東莞麒麟講求馬步,姿勢較為成熟穩重,村民在習拳的同時也學會東莞麒麟的舞法。(陳仲明/大紀元)

莫氏族人從東莞移居香港時,亦帶來廣東著名南拳之一的莫家拳。原居民莫先生表示,村中基本上每個男丁,無分氏族都會一起習拳,有的更從六歲起便習拳,由村中長輩在合和堂義務教授拳藝,不少村民功夫了得。村民通常在結婚生子、春茗等喜慶場合表演莫家拳。

沙江圍除了以莫家拳聞名外,還是本港少數舞東莞麒麟的村落。莫先生表示,東莞麒麟講求馬步,姿勢較為成熟穩重,村民在習拳的同時也學會東莞麒麟的舞法。每逢中國新年,村民舞著東莞麒麟到新界不同村落拜訪。時至今日,東莞文化除了在沙江圍和鄰近村落傳承下來外,移居歐洲的沙江圍原居民更在荷蘭當地成立協會,弘揚東莞傳統文化。

沙江圍是本港少數舞東莞麒麟的村落。(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是本港少數舞東莞麒麟的村落。(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廟迎沙江媽

在打醮的第一天(一月四日)早上,沙江圍村民從村前浩浩蕩蕩出發,前往流浮山的沙江天后古廟迎接「沙江媽」。

「沙江媽」有多個說法,其中一個說法稱,「沙江媽」為一塊顯靈的石頭,在清朝復界後,廈村鄧氏族人為向朝廷表示歸順和得到認許,轉而供奉朝廷認可的神明,逐在渡頭建天后廟,將原本在社壇供奉的「沙江媽」作為天后像的基座,現於廟外大樹下供奉的石頭,據稱便是「沙江媽」石頭。也有村民認為,「沙江媽」本身就是天后娘娘。雖然對「沙江媽」有不同的說法,但無阻沙江圍村民對「沙江媽」的信仰。在今屆太平清醮中,村民便迎請了「沙江媽」到醮會神棚供奉。

卜杯選醮務緣首 每戶一人為緣首

人緣榜上掛起十個燈籠,分別寫上頭十名緣首的姓名。(陳仲明/大紀元)
人緣榜上掛起十個燈籠,分別寫上頭十名緣首的姓名。(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在戊戌年正月初一舉行卜杯儀式,選出頭名緣首至第十名緣首,全程參與打醮的各項儀式,為打醮時侍奉神明的代表,並在打醮期間處理醮務。今屆沙江圍打醮共有168名緣首,除了頭十名緣首以卜杯選出外,其餘緣首以家庭為單位,每個家庭一人為緣首。在上頭表和打醮的多個儀式上,喃嘸順序宣讀出168名緣首及其家屬的名字,以示向神靈宣告。

喃嘸帶領十名緣首進行各項打醮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喃嘸帶領十名緣首進行各項打醮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醮會不設戲棚 熱鬧遜往屆

沙江圍戊戌年太平清醮的醮場。(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戊戌年太平清醮的醮場。(陳仲明/大紀元)

今屆沙江圍太平清醮並未如上屆般設置戲棚上演神功戲,沙江圍原居民代表莫永堅稱,村中並無俗例每屆打醮都要演神功戲。有莫姓原居民指出,村民因為對神功戲棚的設置有不同意見,故最終並未設戲棚演神功戲。另一方面,也有村民稱,今屆的打醮與以往相若,但感覺今屆賀醮的場面不及往屆熱鬧。

沙江圍戊戌年太平清醮的醮場。(陳仲明/大紀元)
沙江圍戊戌年太平清醮的醮場。(陳仲明/大紀元)

打醮儀式方面,今屆的醮場有別於上屆的場地,改為在靠近天華路的村前空地舉行;「放生」和「放水燈」儀式則在天水圍綠田園燒烤樂園的水池進行。另外,村民首次以紙紥鴨取代活鴨來進行「行符」儀式,亦成為今屆打醮的一項特色。

行朝隊伍經過醮場入口。(陳仲明/大紀元)
行朝隊伍經過醮場入口。(陳仲明/大紀元)

「走赦書」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走赦書」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喃嘸讀畢赦書後,將赦書繫在赦官背上火化。(陳仲明/大紀元)
喃嘸讀畢赦書後,將赦書繫在赦官背上火化。(陳仲明/大紀元)

正醮日晚上舉行「大士出巡」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正醮日晚上舉行「大士出巡」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大士出巡」後,準備進行「祭大幽」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大士出巡」後,準備進行「祭大幽」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祭大幽」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祭大幽」儀式。(陳仲明/大紀元)

*  *  *  *  *  *  *  *  *

太平清醮作為本港特定鄉約社群的一項傳統宗教節日活動,在新界社區一直起著重要的宗教祈福和連繫社群的作用。沙江圍村民秉承逾百年傳統,每六年舉行一屆太平清醮,至今不斷,村民不分宗族長幼,致力維繫,傳承傳統文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