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表示,中國經濟今明兩年最大風險在於債務風險。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昨出席本港一個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在於債務風險,尤其是今明兩年,因為十九大後加強監管,令銀行業務表外擴張急速減慢,流動資金大幅收縮。他認為中國是否出事還很難說,但預期中國債務風暴引爆點,在於將錢借貸出去的大陸老頭老太,「當他們出現恐慌的時候,就是比較危險的時候。」
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會議期間,中共央行行長周小川警告過度債務和投機性投資的風險,提醒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可能面臨「明斯基時刻」。
陶冬引用周小川的例子,稱美國經濟學家明斯基曾準確預測美國2008年信貸危機,其理論核心在於,當信貸擴張時,資產價格上漲,企業的市值上升帶來進一步信貸擴張,這種螺旋式的上升,直到有一天流動現金無法跟隨債務的時候,屆時企業還不起錢,銀行拒絕借貸,令更多企業失敗,最終就導致危機。
中國是否出現明斯基時刻?
他指,中國今天的債務,佔GDP高達259%,就是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風險。因為十九大後監管大幅度收緊,中國過去幾年基本上靠的銀行表外擴張,現在一下子收的很緊,而且債券市場和反腐敗都開始雷厲風行。他直言:「我認為今天中國信貸風險,就是看今、明年。大陸一定出事情,因為中國的資本項目是管制的,但如果這個過程(收緊信貸)開始時,風險一定上漲。」
「中國是否出現明斯基時刻?」陶冬說,「如果妳看多個中國數據,絕對有這個可能」。但中國也有其特殊性。他進一步解釋,歐美債都在政府手上,政府再不行,會給你鈔票,但中國債多數在企業手上,比如海南島建立風力發電,以15%的利率發行理財產品,但建起後發現當地「多數時候沒有風」,唯有不斷借貸,「這種信貸風險很可怕,當你還不起的時候,就一環接一環(崩盤)。」
借貸風險引爆在於 中國老百姓的恐慌情緒
他認為,目前中國流動性緊縮早已開始,而且收縮不在於銀行政策,而是強監管下,銀行表外收縮非常快。「這是我擔憂的事情。」他以全世界債務危機爆發40多次,七成都是硬著陸,再次強調債務風險對中國的確存在,相信政府當局也有意識到這點。「這個風險不在於美股跌、評級機構降低或其它外圍因素,而是中國老頭老太們。因為他們是支持表外擴張的主要資金來源,當他們有恐慌的時候,就是比較危險的時候。」
低估特朗普稅改影響
陶冬又指,市場低估了特朗普推出的美國稅改的影響,相信稅改將令美國未來10至20年經濟轉強,因可吸引跨國企業在美投資,並吸引部份海外資金回流,預計美元將因而反彈,對新興市場構成壓力,至於中國在內需的支持下,影響相對較小。
對於香港樓市,他稱自2003年開始,已與大陸樓市周期同步,若大陸樓市調整,相信本港亦會跟隨,跌幅甚至較大陸更大,因香港缺乏匯率貶值的「逃生門」。◇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